生存的法則作文
在生存法則里,請永遠不要歧視那些看似柔弱者,因為,它所做的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動里包含著的強大力量,小編收集了生存的法則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生存的法則
一直以為,蝸牛背著那又硬又重的殼,是一生的負累。走得那么慢,無法飛翔,看不到更廣闊的天地,被那個殼拖累了。
在蘇教版二年級下學(xué)期的課文里,有一篇《蝸牛的獎杯》,教育孩子不要驕傲,謙受益,滿招損的故事,就用蝸牛做了主角。說在很久以前,蝸牛有一對會飛的翅膀,并且在飛行比賽中得了冠軍,正因為它把獎杯當(dāng)做炫耀的資本,整天背在背上,最后,成了殼,而蝸牛,再也跑不快了。
回到現(xiàn)實,教育學(xué)生,蝸牛在這樣的條件下,該怎樣讓自己活下來,活得出彩?活出生命的意義?
如果,你有一個殼背在身上,你喜歡嗎?
當(dāng)然,有喜歡這樣生活的人。那是一間多么好的房子,走哪兒背哪兒,累了隨時隨地可以睡覺,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這樣的閑適,這樣的自在的,雖然走得慢一點,雖然背在身上辛苦些,可是,幸福安穩(wěn)總是要付出代價的。那些鳥盡管飛得高,不是天天忙著筑巢?甚至還有許多,沒有安身立命的地方。
但更多人不喜歡,那是慢生活,叫人不思進取,叫人懈怠,叫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活著,總要有自己對生命的理解,有自己的奮斗目標。一個人生下來,就只會保護自己,哪里還能想到更遠的地方,更廣闊的天空?哪里會創(chuàng)造出另一個世界?還另一份美麗給自己?
是的,毛毛蟲沒有骨頭,也爬不快,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因為,毛毛蟲總有一天,會變成蝴蝶,那美麗的顏色,在花叢中,驚艷了多少人的眼。
蚯蚓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也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因為蚯蚓會鉆土,會松土,成了益蟲,被人類喜愛。
蝸牛,它的慢,我卻并不反對,我想,它一定在說,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是的,它活得很久,它有耐性,向著目標,一直爬下去,爬下去。我看見過高樹上的蝸牛,也見過高山的蝸牛,它從哪里來?它是靠著那柔軟的身體堅定慢行,靠那個可以保護它的殼隨時安家,它同樣見證著生命的種種奇跡。
在生存法則里,請永遠不要歧視那些看似柔弱者,因為,它所做的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動里包含著的強大力量,更震撼人心。
第二篇:生存的法則
想生存,就要進取;想成功,就要努力。
曾經(jīng)我的朋友問我:“人要怎樣才能成功。”我回答她說:“跌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再跌倒,跌到了再爬起來,這樣就能成功。”她又問:“為什么這樣就能成功。”我看了看她,回答道:“因為這樣最后的動作永遠是站著的。”
拿破侖希爾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意志專注,步伐堅定的前進時,說有人都會為他讓路。但倘若他猶豫不決,欲行又止那么人群就會把他擠開。”無論想要干什么,都應(yīng)先樹立個目標,然后朝著它前進。在你朝著它前進時,難免會遇到絆腳石。但我們不能氣餒,既然要成功,就必須有付出,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
在這個人類組成的社會中,心里競爭,利益爭奪無非是大家最愛玩的游戲。而心里競爭就是利益爭奪的實質(zhì)。在這個互相貶損,爭權(quán)奪利,炫耀攀比的社會游戲中,大家玩得不亦樂乎。而這個社會中區(qū)分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定義是:“你的權(quán)力越高,成功率就越高。”當(dāng)然,現(xiàn)在的社會可以給你機會去競爭,給你機會去爭取。但是理論上,人們還是無法得到“平等”。社會的競爭永遠是殘酷無情的,這是事實。只要我們活著就必須競爭,但我們需要的是公平的競爭,而不是惡意的競爭。惡意的競爭不知使多少好友變成陌路,所謂那成功的海岸上又有幾個人為你祝賀?往往都是孤苦零零的一個人。這個社會就如同一個神秘的棋局,在這里大家都是棋子。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走到哪里,也不知道哪里會有什么等待著我們,所以我們只有爭取,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的生存而爭取。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會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想要保護的人;想要得到的東西;想要擁有的一切。但是那些是不可能自己向你奔來的,你應(yīng)該用你的能力去爭取,去努力。想要成功,必須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等待那把你送往彼岸的海浪,海浪永遠都不回來。愚蠢的人坐在路邊,等待機會;聰明的人,則會自己努力的創(chuàng)造機會。只有通過努力之后,才能成功。
既然要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就必須懂得進取;想要在這個世界上取得成功,就必須學(xué)會努力。
第三篇:生存的法則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叫《漫長的冬天》的書,使我深受感動。
這本書中寫了十九世紀末,在大草原開荒的勞拉一家和鄰居們在小鎮(zhèn)上艱苦、艱難的度過了長達七個月的暴風(fēng)雪的冬天,火車的停運,使小鎮(zhèn)與世隔絕。沒有木炭烤火,也沒有了食物(面粉)。爸爸想出了用干草棒烤火好辦法,媽媽把小麥種子放到咖啡磨里磨成小麥粉,做黑面包吃?墒遣痪茫(zhèn)上的小麥不夠,小伙子阿曼樂和凱米為了鎮(zhèn)上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頂著暴風(fēng)雪去大草原,買了60袋小麥,沒有收一分錢的運費;商人不忍向饑餓的人們刮油水,原價賣出;饑餓的人們按照自己家里的糧食合理的買了小麥,誰都沒有多買。終于人們度過了長達七個月的暴風(fēng)雪的冬天,一個也沒丟,一個也沒餓死,一個也沒凍死,冬天向人們低下了頭。
讀了這本書,我感到了堅強不屈、冷靜思考、扶危濟困、不貪便宜、不多吃多占是那么強大的力量啊。如果爸爸媽媽不堅強不屈,絞盡腦汁的想了許多辦法,怎能維持家里的生活?如果阿曼樂和凱米因為自己還有東西吃,不愿冒著生命危險去大草原上買小麥,那鎮(zhèn)上的人們有幾個能活下來?如果他們收了很高的運費,小麥價錢提高,還有幾戶人家買得起?如果商人買的價很高,幾戶人家買得起?如果一些人們多吃多占,買來很多很多小麥,那其他的人們怎么辦?
當(dāng)今社會,也有許多人不是這樣的。上次日本大地震,許多人明明家里有鹽,還買許多的鹽,有人甚至買了十年的鹽。而有些人家里一點鹽都沒了,但超市里的鹽都被搶夠光了。后來,那個買了十年吃的鹽的人要把鹽退了,可惜不能退了。要是當(dāng)初那個買了十年吃的鹽的人不買那么多的鹽,把鹽留給需要鹽的人們,就什么事都沒了。
我們遇到困難,要堅強不屈、冷靜思考、扶危濟困、不貪便宜、不多吃多占,共度難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