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作文素材: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
期末考試作文素材: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
不知為什么,我總覺得,成大事者是不拘小節(jié)的。
拿個事例說說吧:我和幾個優(yōu)生,通常都有一個整齊劃一的毛。“粗心”,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每月考試的時候我們的卷面總是稀里糊涂的錯了不少小節(jié)的題目,然后導致錯得很多,但是一旦到了一些比較難度高的卷子,我們的題目卻是一路直奔,也就是說,我們的分數會比那些比較基本的卷子的分數反而高很多。 這又是為什么呢?其實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旦簡單了,人人都能夠做到好的水平,這樣顯示不出優(yōu)生的優(yōu)越性,加上這些題目的陷阱肯定會比較多,如果不小心陷進去了,就反而“一失足成千古恨”了。不過,到了難度較高的時候,它們的陷阱就會減少,然后優(yōu)生在這個時候發(fā)揮作用,將自己的真實能力發(fā)揮出來以后,簡直就是所向無敵,披荊斬棘了。 引申到現實,有些人拼死拼活,拼了不知道多久終于出人頭地,可是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再難寸進,甚至會從高處慘痛的摔下來。這些人也不是一種成大事的人,他們太注意小節(jié)了,注意到有時不意間將真正的宏圖給遺忘了,也就是說目標模糊化了,沒有目標,最后就只能夠原地踏步,甚至不進則退。
可是,為什么那些成大事的人都是那么的不拘小節(jié)的呢?
其實,成大事者,就像是沒有跟著劉備的諸葛亮,“獨觀其大略”,能夠將一件大事用多種原因結果聯想出來,做到一切皆面面俱到,而且計劃的虎虎生風。當然成大事者有時是不包括實踐的,因為如果他(她)參加了實踐,就像諸葛亮后來跟了劉備,在環(huán)境和情緒的影響下,會作出后來回想十分愚蠢的事,破壞了原定計劃。
說回來我和優(yōu)生的共同“愛好”,其實我們并非是粗心的過頭,反而是由于我們因為這些題目對于我們太輕,我們不能將其過于重視,不然就會像不知道奔馳多值錢的乞丐,真的撿到一部奔馳,結果賣了廢鐵;然而,我們遇到了那些難題的話,和剛剛的情況就恰好相反了。而且因為這些難題都是由一步一步的小節(jié)砌成的,于是我們就能夠考慮得幾近天衣無縫,然后做出讓同學們都感覺詫異的成績。
如何成為一個能不拘小節(jié)的成大事者呢?
這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有一句貌似是茅以升前輩說的話:“博聞強記,多想多問,勞思結合,取法乎上,持之以恒。”當然,中間一句是我加上去的,有些也是我的記憶太模糊而勉強補充上去的,但是,這是成為一個成大事者的基本條件,這個門檻都過不去,又怎么進門?
要是你的基礎打好了以后,就必須學會分辨事情輕重緩急,然后作出取舍,簡單點的就像快要遲到了在家應該先做什么,難一點的就好比演講時丟了演講稿而且演講還不熟練這種判斷事情的能力與技巧。
然而上面這個也只不過是又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已,還要擁有獨到的洞察力,還必須做到在大方向的路途上細心修正,這樣才能夠幾乎力保不失。也只是幾乎而已,一旦想做到全面,必須還要學會很多東西,而有很多是在書本上學不到的。
一句話總結就好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拘小節(jié)者不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