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應挫折而精彩
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睕]有經過挫折和層層險阻,怎能見到彩虹?有一首歌唱的真好:“陽光總在風雨后……”
有的人在經歷挫折后,竟沒有勇氣和毅力從原地爬起,像這樣的人要么一生碌碌無為,一晃就過去了;要么思想走極端,跳樓、自殺……對于這類人,我是投以鄙夷的目光,連這么一點小事都受不了,還有什么?
但,有些人在經歷挫折后,鼓起勇氣,揚起風帆,從原地爬起,自己找尋失敗的原因。從此更加努力,更加拼搏,更加有求知的欲望。誰說這是聰明人的“專利”?
俞洪敏,誰也不會他的成功,建立了有名的“新東方”。而他最初還只是一個鄉(xiāng)里娃,它曾歷經過許多的磨難、挫折,但他憑借自己堅定的信念,一次次挺過來。但上天就是想和而他作對一般,經歷了考試落榜后,他希望幫助與他自己一樣的人,于是創(chuàng)辦了“新東方”。
牛頓應是一位婦孺皆知的人物,都知道他被蘋果砸了后,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可殊不知,牛頓小時候說話都比其他同齡的孩子晚,考試不及格在那時都是家常便飯。但他從一件小事發(fā)現了萬有引力。難道向他們一樣的人成功是因為他們智力有多發(fā)達嗎?
我所給的回答是否定的,那時的他們經歷過許多挫折和磨難,甚至是一些人的挖苦嘲笑也沒有動搖他們心中的信念。只要我們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不管怎樣的苦難都能迎刃而解。
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發(fā)明家,一生的發(fā)明就有幾千種。在他發(fā)明碳絲電燈時,嘗試過幾千種材料來做成燈絲,經歷過幾千次的失敗,終于發(fā)明出了供人類生活所需的電器。假如愛迪生在實驗中途因為遭受的打擊次數多了而放棄這個實驗,那么還不知何時才能有電燈。事情很簡單,但道理卻很深刻,想想看挫折難道不是走向成功的墊腳石嗎?
面對挫折,在挫折中去發(fā)現其中的問題和道理,對于這個時代而言,也許不止是一件景上添花的事,說它是雪中送太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