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作文(2篇)
清明上河圖作文(1)
夏日漫步于西湖不禁沉醉,有詩詞為證:暖風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待望那清明上河圖,繁榮昌盛不可言,街市繁華不可說,心澀酸酸不可談。好生眼熟,夢回古夕,請聽我道出這一派昌盛。
不必贊碧悠的河水,淡淡的波紋,俏皮的小鴨,不必嘆人聲鼎沸的青石大道,彎遠如月的大橋;不必說盡街市的繁華,燈火闌珊處的靚麗。單是那棵大松樹前,就有道不清的盛世昌榮。且看,駱駝隊“叮叮當當當”地慢悠悠地在城口徘徊,未見其隊先聽其聲。“哎呦呦,大家瞧一瞧!看一看,買甜甜的梨呦!”扁擔前后輕擺著,小販停腳歇歇,來到茶市,只見連著兩排都是,個個富麗堂皇,別具匠心。暫且找了個木板凳,清溢茶香彌漫著,忽然,大喊:“好!”呦,那些賣藝人口吐著火,光著大膀子似從疆蠻之地來的。圍觀的人漸一圈蓋一圈,見不到火苗只瞧見黑圍墻似的人!自然風吹暖汴河,歷史藝術堪瑰寶,泛泛街巷,寶馬雕車香滿路,又恰似東風夜放花千樹,滿城燈火,滿街游人,向一處,清明上河圖。
小販挑著擔子回到村舍中,夏日凝綠,歲月靜好,且不說蟬鳴,不談蛙叫,卻是竹林給人無限清爽,涼意穿過你的每一處毛孔,每一寸肌膚,慢慢滲入心田,長吁一口氣,又是無限陶醉!
只見,樹林間積著半尺深的樹葉,風一吹,旋轉(zhuǎn)著飛揚起來,又均勻地鋪散下去,掩蓋了那一條傾斜著盤旋到山路的前徑。越往高處走,空氣就散發(fā)出霧氣中的清新,青青的竹子在路兩旁挺立,翠綠的竹葉更顯得英姿颯爽,清幽淡雅。有的竹子看上去剛勁有力,有的則是充滿生機,還有的如少女般婀娜多姿,各式各樣飄蕩著竹綠的氣息,好像令人置身于竹的世界,快樂迪徜徉在竹海沐浴,笑聲也在竹間跳躍。新意!小溪“嘩啦啦”地流,水并不大但清澈得可以看見水中的沙石,讓我不禁想去感受一下它的冰涼。果真,手一觸水似整個人都清醒了許多。哈,一片小小的竹葉迫不及待地浮在水面上,期待著下程旅行。
一驚,夢回現(xiàn)代,不似紅樓寶玉在富貴溫柔鄉(xiāng)走一遭,卻是心懷感觸,待看那西湖潺潺流水,年華亦似流水,不要回夢往昔,罷,罷,往昔繁榮,今朝依舊,卻不如珍惜現(xiàn)在!
初一:王梅玲
清明上河圖作文(2)
蘆葦滿塘圖
芊芊蘆葦,在坦途上扎根,無拘無束;在纖橋旁搖曳,蓬蓬勃勃。從蒼翠的湖綠,漸漸化作濃重的黑色,卻依舊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節(jié)的山巒,靜候白露降臨,那滿目的蘆花與天上的白云融為一體,綿延至月光不能觸及的地方,也依舊潔白,充滿蓬勃的張力,然后在冰冷的純潔里面畫上生命的句號。
微風輕輕拂過,那漫天的蘆花飄飄蕩蕩,旋轉(zhuǎn),下滑,最后落入河中,隨著漣漪越蕩越遠,直至消失。汩羅江畔,他仰天悲嘆,居廟堂,不能為民解難;謫鄉(xiāng)野,不能替君分憂,悲哉!悲哉!他縱身大江,蕩起的漣漪是蘆葦悲鳴的淚滴,在濕濕的夜色中流淌,青春生命的枝葉包裹起千千萬萬的崇敬,投入歷史的長河,成為端午節(jié)最深沉的紀念。為他獻上一束淡雅的蘆葦花,附上我最誠摯的感念。
山水縹緲圖
古人醮墨滿山點苔,野景迷離,淡墨薄霧隱遠山。長長的畫卷中江山遠近勢尤工,咫尺有千里之趣。“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清明時節(jié),這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綻放出它最耀眼的光芒。霧繚繞,山縹緲,時不時有一縷炊煙滲進霧中,帶著點點濕氣拂綠兩岸。
一葉花瓣的靈魂就是它的香氣,一個名字的靈魂就是它所牽引起的記憶。他說:“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他的豪邁比起山水的壯麗毫不遜色。“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記了一切地大笑,因為我戴了假面具。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的假面具,我看見了這世界的面目。我躺下來,我哭,為了我的無助而哭,為了看見人類的受苦而哭,……”為巴金獻上一束橄欖枝,贈與我最真摯的感謝。
家國之思圖
思緒隨著眼前的風景回望現(xiàn)實,“安徽省原副省長何閩旭受賄841萬多元,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論罪當判處死刑。”“許昌市魏都區(qū)人民法院對鄢陵縣地方稅務局原局長王信琪作出一審判決,以貪污罪判處其有期徒刑5年,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7年,決定數(shù)罪并罰,執(zhí)行有期徒刑XX年。”……中國的腐敗現(xiàn)象越來越多,越演越烈,金錢讓一個個兩袖清風的“書生”走向不可挽回的深淵,記得介子推曾送重耳一首詩,現(xiàn)我將它轉(zhuǎn)送給祖國所有官員們: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指導老師:牛東院
評語:語言簡潔凝練,結(jié)構獨具匠心,從歷史到現(xiàn)實不由人掩卷回味。寫景有一種朦朧的美,但過多的朦朧會影響真情的表達。引用能增強說服力,但過多的引用會擠占了自己闡發(fā)主見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