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祭祀的作文:清明祭祀
啟東曾被日軍所侵略,但啟東人民很快便站了起來,與日軍展開了激戰(zhàn)。激戰(zhàn)導致3000多名英雄兒女為國捐軀。
清明節(jié)那天,天陰乎乎的,我們去啟東烈士陵園掃墓,我瞻仰了一個個的英雄事跡,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我想:是他們讓日軍繳槍投降,是他們讓抗日的勝利更進一步,是他們讓我們有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黃漱英(1922~1940)江蘇崇明(今屬上海)人。民國26年(1937年)畢業(yè)于崇明敦行女子初級中學,學習成績優(yōu)良,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被同學推為學生會主席。平時愛讀進步書籍,欽佩秋瑾的革命精神。
民國27年3月8日,崇明淪陷,黃漱英看到日本侵略軍奸淫燒殺,漢奸走狗認賊作父,愛國之心油然而生,于民國28年冬跟隨當地女游擊隊員黃瑞蘭,參加崇明縣抗日自衛(wèi)總隊政訓處民運工作隊所組織的婦女救亡協(xié)會。從此,在其住家附近創(chuàng)辦一義務小學,自編教材,對學生進行抗日救亡的宣傳教育,并聯絡學生家長開展抗日救亡的群眾工作,還為游擊隊提供情報。民國29年初,黃漱英把兩位民運工作同志掩護在自己家里。當民運工作隊員被捕時,她積極促使自己父親(當地鄉(xiāng)紳)出面營救,民運隊員獲釋,返回啟東。
民國29年夏(農歷六月廿三),黃漱英被汪偽匪徒逮捕,拖至宅前場上,黃痛責漢奸匪徒,當即被匪徒槍殺于宅前。時年18歲。解放后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
看著這些介紹,腦海里立即浮現出我軍與日軍英勇奮戰(zhàn)的場面。隨著一聲巨炮,戰(zhàn)士們不顧一切的沖向敵軍。雖然,敵人的機槍在掃射,炸彈在爆炸,但是每個人的心里都堅信著:我們一定會勝利的。”就這樣,即使再堅硬的子彈也是海綿,威力再大的炸彈也只是噴泉,再精銳的武器也毀滅不了那熾熱的心。因為,我們的戰(zhàn)士有一股堅定不屈的信念。我們勝利了。
啊!戰(zhàn)士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每個英勇善戰(zhàn)的士兵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堅持不懈,他們總是能已堅強的毅力完成身邊的每一個任務。在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事情靠毅力完成,但很多人卻放棄了,覺得太苦,但這和戰(zhàn)士們比起來,太微不足道了,因為戰(zhàn)士們是用生命下賭注的。
我們生活在這個幸福的年代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我們似乎是否曾想過,這些日子是戰(zhàn)士們辛辛苦苦打拼過來的,應該好好的去珍惜他,去愛護他。要好好的讀書,將來才能好好的去報效祖國,做一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