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明節(jié)作文400字:游西安
清明節(jié)作文
俗話說:“上?慈祟^,南京看石頭,北京看城頭,西安看墳頭”。今年清明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西安的“墳頭”。
我們首先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一到兵馬俑博物館,我就被它的雄偉與古樸所震撼!我站在一號俑坑旁贊嘆道:“哇,這跟語文書上講的一模一樣 1”兵馬俑排列整齊,氣勢雄偉,他們一個個手握寶劍,身材魁梧,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前方,真不愧是追隨秦始皇多年、久經(jīng)沙場的軍隊啊!我們仿佛置身于喊殺震天、戰(zhàn)馬嘶鳴、尸橫遍野的古代戰(zhàn)場中。后來我從爸爸那兒得知,兵馬俑剛被挖掘出來時呈彩色,之后受空氣影響迅速變成灰土色,而且多半呈碎裂狀,六個月才能接成現(xiàn)在看到的樣子,每個俑的碎片都會“物歸原主”,不能“張冠李戴”。隨后,我們進入號稱“青銅之冠”的銅車馬展廳,在長方形玻璃展柜內(nèi)陳放了兩輛舉世罕見的青銅車馬,其中一輛由于部件繁多、工藝復(fù)雜,拼裝了長達八年之久,我不禁為古人兩千多年前的精湛工藝而贊嘆!
我們還參觀了唐代第三位皇帝李治和我國古代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當我們進入乾陵,一條長長的神道呈現(xiàn)在眼前,兩旁是幾十個雕刻精美的石像,神道盡頭是武則天的“無字碑”和李治的“述勝記碑”。墓碑后方還排列了六十一尊石人像,這是武則天為參加李治葬禮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和外國使臣所修建,六十一尊石人像是唐朝對外交往的歷史見證。
雖然我們來去有些匆忙,但我已經(jīng)感受到了我國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歷史的久遠,以后我還要重游西安!
關(guān)于清明節(jié)的作文
寒假的生活還歷歷在目,春節(jié)后的第一個節(jié)日——清明便悄然而至。今年的這個清明節(jié),我過得更有意義。
清明那天一大早,照例是拿了燭炮紙錢到山上去祭拜祖宗;貋淼穆飞蠚夥沼悬c凝重,誰都不響。
走到半山腰,媽媽隨意一聲:“咦,這么多艾草!”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哪里哪里?媽媽,什么是艾草?”我好奇地問。
“這是一種野草,有清新的香味。市場上在賣的那些艾餃就是用這種艾草做的。俗話說‘清明到,吃艾馃’,現(xiàn)在正是吃這種野味的當季。這些可是沒有受到農(nóng)藥污染,全天然綠色食品呢!”媽媽娓娓道來。
“那我們摘些去,回去自己做艾餃!”我興奮地說道。
“其實,清明時節(jié),民間一直有吃“草”的習俗。這段時間不僅艾草當季,還有很多草類也適宜這個時段摘吃。比如馬蘭頭,既可以炒食,又可以涼拌,明目清火;還有野蔥,用來燴蛋,香味四溢;水芹菜,可以降血壓,藥用價值高;烏梢筍,清鮮可口,最適宜用來燒湯……這些都是山上野生野長的!
“媽媽,口水都被你說出來了,那我們都采回去做菜吧。”我迫不及待,打斷媽媽的話。
“好好好,老人說,若要清毒素,清明要吃草。今天我們就吃吃草,清清毒吧!眿寢屨诵┮安耍涛冶嬲J。不一會兒,我們便摘了滿滿的野菜。
晚上,餐桌上擺的全是白天從山上采來的野菜。我一邊大口大口地吃著清香的野菜,一邊想著,清明的這個習俗真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