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作文
1、清明之記 七(1)班 余樂妍
清晨,本就陰沉沉的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細雨,風(fēng)里帶著絲絲的涼意。我們?nèi)胰耸峙跏瞩r花,塑料袋中裝著紙錢、鞭炮和酒,來到了墳場。
走近墳場,便嗅到了空氣中彌漫的濃煙味兒。看到了墳場周圍?康囊慌排跑囕v,盡管才九點鐘,來掃墓的人卻已經(jīng)是人滿為患,一年四季都在營業(yè)的街邊賣花束、鞭炮和錢紙的小攤,今天卻是格外擁擠,你推我攘,小販忙得不亦樂乎,數(shù)錢的手從沒停過,表情十分愉悅,唇角勾著笑。汽車的喇叭聲“嗒—嗒—”“嘀—嘀—”地響個不停,手機鈴也響個不停,“喂,來了么?來了么?”“等一下,還有一哈子就到了啊……”一時間,竟有一種鑼鼓喧囂,鞭炮齊鳴的場景,給人一種:這哪里是在過清明節(jié),這分明是在過春節(jié)的感覺。
就這樣,在擁擠和吵鬧聲中,挨過了幾十分鐘,我們?nèi)也诺靡赃M入墳場。
墳場中長滿了野草和蒲公英,也許是因為這里長年無人打理的緣故吧!又是春季中最高潮的四月,那被一片綠意包裹著的一座座矮矮的、雪白的墳?zāi)癸@得更加凄清和荒涼。進入墳場后,那鞭炮聲更加響亮了,那濃煙味兒更加刺鼻了,那談話聲更是從50分貝以直線的速度“蹭、蹭”往上升,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人的耳膜和神經(jīng),挑戰(zhàn)著極限。
走出墳場后,我抬頭仰望著那灰蒙蒙的天空,重重地吐出一口濁氣,望著那仍然擁擠的入口以及那怨聲載道的人們,心中不免感到疑惑:掃墓的意義何在?清明真的有意義么?人們關(guān)注的究竟是什么?究竟是為了祭祖而掃墓,還是拘泥于某一種形式?這讓我想不明白。
2、清明之堵 七(1)班 張?zhí)煊?/p>
清明過后第一天,也不算是清明了吧?墒菕吣,踏青的確絲毫不減,大家錯峰錯到一堆了,這可苦了我們這群補習(xí)的孩子呀!
坐在他*的車上,看著路旁快速飛逝的樹影,心里期待著一個全新的早晨。都說武漢是個大堵城,這不,又堵上了。我朝前望去,密密麻麻的,五顏六色的,形狀各異的,大小不一的車龍向前延伸著,一直延伸到我看不見的地方。車龍緩緩向前移動著?粗谲嚭V休p松自如的人們,再看著堵在一起龜速移動的車龍,大家都不禁感嘆起“車不及人快”這一事實了。一輛一輛的車從后方靠近,又有一輛“霸道”的大卡車仗著自己塊頭大,擠進來了。媽媽只好“一腳油門一腳剎”,跟緊了前方的車。太陽出來了,無形中又增添了幾分燥熱。我自是消停不了的,隔三差五就看看前方車龍的進展。
也沒有什么事做,就在車上發(fā)呆?不太好,太浪費時間了。只好觀察路邊的建筑,觀察這個大堵點。前后怕都是掃墓踏青的吧,或許是出來放風(fēng)的吧,再不就是象我們這種情況的孩子了,大家都湊到一塊了。不過這樣也好,我可以在車里和大家聊聊天,開開玩笑,可以討論題目,討論國事,可以把平時沒時間說的話說出來呀。我怎么沒有想到呢?于是,車里的四個人開始了激烈的討論,說笑聲不時傳出車外。鄰車的人一臉狐疑的看著我們,想不明白為什么堵車的還笑得這么開心。
呵呵,現(xiàn)在想來,堵車給我們帶來了不便,也帶來了一段閑暇時光。清明之堵,也不全部是弊端呀!
3、清明之祭 七(1)班 吳晨昊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在這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我們每家每戶都要去祭拜祖先,但這祭法可曇很有講究的。
在我的家鄉(xiāng),要祭祖時,買好幾張紙錢幾束花就直套玉筍山了。燒完紙錢,插完花,磕完頭就可以打道回府了,前后過程不過十分鐘,是異常地簡單,跟古裝戲里的宏大場面可是差遠了。那一天里祭祀的過程給我印象不是很深,而給我印象只有車水了龍的喧鬧和可口飄香的鹵雞蛋,中國的傳統(tǒng)祭祀方法在我家鄉(xiāng)似乎完全沒有體現(xiàn)出來。
但到了外婆家就完全不一樣了。外婆住在鄉(xiāng)下,剛離開公路走進田間小路就看見農(nóng)民伯伯駕著拖拉機意氣風(fēng)發(fā)地干活,迎風(fēng)飄來田間特有的泥土的清香,仿佛回到了古代寧靜安詳?shù)男〈遄永。路上時不時有幾個人,男女老少老都有,圍著一個墓,身后的祭品一堆一堆的,舉行著復(fù)雜而又莊重的祭祀儀式。到了外婆家,外公好像在桌子上搗騰著什么東西,走近一看,原來是在弄紙錢,但他們的和我們不同,他們的紙線是包裹著的,活像快遞的包裹。我湊上前去,問外公這樣做的寓意,外公的方言我聽不懂,媽媽就熱心地當翻譯,媽媽不是直譯,她翻譯得有聲有色,看來媽媽本來就了解,經(jīng)他*的一番解釋,這還真是一件包裹——寄往天堂的包裹,外公用專用的特制的奇怪毛筆在“郵件”的背面寫上一個大字“封”,有股神話色彩,又在正面寫出收件人、地址,又富有現(xiàn)代化特色,真是有講究。祭祀開始時墓旁堆滿了祭品,墳?zāi)股蠞M是紙錢,天空中充滿鞭炮和咽花,這儀式也滿載著我們對逝者的問慰,相比之下,外婆家祭祀方式更充分地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可為什么會產(chǎn)生差異呢?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中國歷史,淵遠流長,如果我們不用祖先留下來的東西,它們將很快被忘記,我們要讓它們活下去!請珍惜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4、清明之思 七(1)班 朱紅陽
又到了清明節(jié),一個讓人愁腸的日子,在路上,一批批行人面無表情的經(jīng)過,天空還下著朦朧的小雨,和人們的憂愁交織著,而我的思緒卻早已飄出九霄云外……
記得在絲瓜藤下,我和外公在那里盛涼,外公向我訴說著他小時的故事,時不時的,外公露出欣慰的笑容,但我沒有發(fā)現(xiàn),那時的外公,只剩下廖廖無幾的牙齒,外公,他,老了。
小時的我,體弱多病,外公就給我做絲瓜水,那水泛著青黃色,讓人覺得惡心,忍不住想做嘔,前幾次,外公對我說:“乖,喝了就會好,不會沒有小朋友陪你玩。”我喝了下去,可是,我的忍耐是有限的,喝了多次難喝的絲瓜水,見外公又一次給我端來,我一生氣,把碗給打破了,絲瓜水灑了一地……那破碎的碗片反射著外公的表情,一愣,向我一瞟,蹲下來,好似那破碎的碗片正如外公的心,碎了一地……外公拾起一片片碗塊,朝我望了一眼,好似鼓起對我說:“乖,爺爺再給你做一碗回來喝,喝了就可以吃糖哦!”這下我一愣,沒心沒肺的笑了,外公也笑了。
不知為什么,自從那次事情之后,我的病奇跡般的好了,可外公,他也生病了。我卻不知道,放學(xué)后,習(xí)慣的將書包遞給他,他笑著拿著,看著我蹦蹦跳跳的身影,又一次會心的笑了……沒過幾天,外公在家昏倒,大家七手八腳的將外公送到醫(yī)院,可是,卻被醫(y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食道癌晚期”眼看外公日漸消瘦,不能進食,每天依靠打營養(yǎng)針生活,我不禁覺得可怕,生老病死,是一個人一生的規(guī)律,可我多么希望,外公能多活幾天。可以,外公終究沒有打倒病魔,XX年,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也明白了余光中的“母親在里頭,我在外頭”……
我在外公的墳前,若有所思,思念著那個疼我的外公,祝他在天國平安,永遠保持那個欣慰的笑容……
5、雨 魂 七(1)班 宋詩怡
“路上行人欲斷魂。”雨漸漸的下著,打在臉上有些酥驚的觸感,落到地上,濺起“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妙音。
只是,明明是其歡快的節(jié)奏,卻不知為什么染上了悲傷的味道,在空中輕輕的彌散著。轉(zhuǎn)頭,父母神情莫名的凝重。雨中的悲傷落入于泥土中,車開不上來,停在了山腳下,我與父母只能徒步而上。鞋底上沾上了泥巴,似乎連這泥中都帶著先輩們對我們的牽掛與不舍。
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祭拜了多少先祖,只知道靈魂一次一次的肅然,走到了外公的墓前,眼中藏積已久的淚水就這樣傾泄而出,我似乎又看到了外公的笑臉,嘻嘻哈哈的和賽跑,像個老孩子似的和我搶糖吃……而一切的一切又最終定格在老外公被白被單蓋住瘦骨嶙峋的面孔……一切就像是場電影,在我腦間一閃而過。
在下山前,我回頭望了一眼外公的墳?zāi)梗偷偷、矮矮的,像是彎著腰想說些什么,而墳前生長的草也靜靜的在雨中默默的站著,好像是守護著什么。
我下山了,腳步卻愈加沉重了,在我身后的那座大山還立在那里,看著一家又一家所上演的悲歡離合;寄托著一家又一家所留下的哀思;承載著一家又一家人對已故的親人的思念與愛,看著,看著……雨下著。
雨似乎是停了,是帶著故人對兒女對世間的不舍與依戀離去了么?我不知道,只知道雨的靈魂是自由的,是向往光明與天空的,是轉(zhuǎn)瞬即逝的。
我抬起頭,望了望雨離開的依舊是灰蒙蒙的天空,我好像明白了雨魂,明白了人生存著的意義——自由、夢與愛!
6、踏青之感 七(1)班 李霽泓
XX年4月6日 星期日 陰轉(zhuǎn)小雨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時節(jié)正逢春天,走在掃墓踏青的鄉(xiāng)間小路上,和煦的春風(fēng)一陣接著一陣地吹來,像母親的手撫摸著我們的臉頰。這一天恰巧煙雨蒙蒙,雨霧似有似無地打在臉,給人以舒暢、愜意之感……
今天,我和家人們一起到老家奓山去掃墓。盡管天氣是“雨紛紛”的,但大家的心情卻是高興愉悅的——到鄉(xiāng)間呼吸呼吸難得的新鮮空氣,欣賞欣賞春天的美景,和久未謀面的親朋好友來個春天的約會,一起緬懷已經(jīng)失去的祖先和親人。往日的“欲斷魂”現(xiàn)在遠去,掃墓也成為一種儀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和尊重。
掃墓儀式結(jié)束后,我們一大家子人開始了接下來的踏青之旅。外婆和其他幾位奶奶一起采摘綠色的野菜。那種開著小白花的武漢方言稱為“地菜”的野菜,采得最多,打算回家做“地菜煮雞蛋”;外公他們呢?邊拿出相機拍照,邊聊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他們童年時候的趣事。我們這些晚輩則相互擺出各種姿勢拍照,配上遠處大片的油菜花,追追跑跑,吃吃喝喝,好不痛快也!累了,隨便找了一塊石頭坐下來休息。瞧!田間,小草早已破土而出,一個一個精神十足,昂著頭挺著腰,給春天增添了十足的韻味。遠處是一壟壟黃燦燦的油菜花,開得熱情澎拜,還散發(fā)出一縷縷淡淡的花香。腳下,到處都是那種默默無聞的蒲公英,未成熟的還是黃色的,花瓣呈六瓣,我曾經(jīng)還誤以為它是菊花呢;成熟的呢?像一個白色的小絨球,春風(fēng)輕輕拂過,小絨球上的白色種子,像鵝毛一樣在風(fēng)中飛。村子里的小路旁,有幾棵桃樹,樹上的桃花開得正燦爛,隨著春風(fēng)舞動著她們粉色的衣裙……鄉(xiāng)間景色竟如此美好!
清明之行并不單單是掃墓和踏青,而是用心去品味春天,品味大自然。它帶我們暫時遠離忙碌,遠離急躁,在美麗的季節(jié)、美麗的地方放緩腳步,尋找大自然的美好和心靈的平靜,然后帶著清松淡雅的心態(tài)重新起航……
7、石榴紅村一日游 七(1)班 辜子妍
清明節(jié)過后,天氣由晴轉(zhuǎn)陰,清早,雨滴便挨個兒落下,沒有“嘀嗒”聲,稀稀疏疏的,落在人臉上,令人好生清爽。我們這一大家子(我們家及大姨,小姨,舅舅幾家)便盤算著去石榴紅村。
乘車到江灘,走到江邊,便見一艘正要過渡的船,我們連忙招手,快步跑向船邊,喘著呼呼的粗氣,終于趕上了。船緩緩啟動,陣陣風(fēng)吹過,吹亂了我們的頭發(fā),吹靜了我們急躁的心。平靜的江面泛起道道微波,留下了船駛過的痕跡·······
很快便到岸了,小雨又淅淅瀝瀝地下著,我張開嘴,雨便地落進了我的嘴里,口中頓時彌漫著一陣清涼。草地上,幾個孩子在放著風(fēng)箏,“一,二,三——飛咯”一個孩子手上的風(fēng)箏漸漸離地,好不容易飛高了一點,又落了下來,孩子叫著,跳著,跑著······
一路歡歌,便到了一座長亭旁,順著長亭走,飄來陣陣淡淡的花香——抬頭一望,亭上掛滿了槐花,淡紫色,混著白色,不禁令人心生喜愛。又是一陣風(fēng),伴著一陣“花雨”,槐花落了一地,如夢境一般,花瓣上綴著幾顆晶瑩的露珠,這么美的花兒,都舍不得踩了!長亭盡頭便是無邊的菜地,一座座長長的大棚整齊的排列著。
我們徑直走向草莓采摘園。走進棚內(nèi),我們便開始忙活了。我那可愛的小表弟,邁著不穩(wěn)的小步向前走著(他只有一歲多),他拿著小盆,也像模像樣地摘著,但也許是青色的草莓小巧好看吧,他專挑青色的摘。好不容易摘下一個,卻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剛拔下卻緊緊地握在手里,便喜滋滋的笑著,也逗得我們大笑,于是,這棚內(nèi)頓時被我們的笑聲擠滿了······
“咕——”地一聲,引來一陣大笑,表弟也不好意思的笑著——一看表,呀,都1點多了。我們找一塊草地便坐了下來,拿出準備的零食,大口大口地吃著。午后,我們又向“花世界”進發(fā)。呵,不愧是花世界,這氣勢,這景象,令人嘆為觀止。以紅色居多的小花是那么的引人注目,她們舒展著腰身,向走過的人們獻舞,能不陶醉?
天色漸暗,鳥兒飛回了它溫暖的窩里,準備進入夢鄉(xiāng)。我愛你,這風(fēng)景如畫的石榴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