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作文700字
過了立春,就是雨水,剛剛是驚蟄,一不留神春分也已經(jīng)溜走,轉(zhuǎn)眼間清明就在眼前。
時間就這樣,歲歲年年,年年歲歲,輩輩今天,輩輩明天。時間來得隨性,去得也隨性,從不向誰打個招呼,悄悄的來,又悄悄地去。
清明,這是一個連空氣都能窒息了的節(jié)令,連老天都會為之潸然淚下的時節(jié)。殊不知遠(yuǎn)游在外的游子,亦或是身在故園的鄉(xiāng)鄰,有哪個可以在這樣的時令開懷大笑,又有哪個可以在這樣的時令醉如稀泥。
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為清明寫下了凄美的詩篇。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知勾勒了多少游子的凄苦憂慮的感傷和愁腸。孟浩然的“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則表達(dá)了無論是在繁華的京都還是偏遠(yuǎn)的鄉(xiāng)間,每遇清明即使游春踏青、訪勝插柳也難以消減心中的那一縷愁思。黃庭堅的“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把桃李青青襯托在蓬蒿荒冢之中而悲情畢露。
而我只愿獨賞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zāi)?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我不知道余老此詩是否為清明所作,但我欣賞他用簡潔的語言表達(dá)的那種作為游子那種望眼欲穿、肝腸寸斷、撕扯不斷的不舍和牽掛。
我不知牧童遙指的酒館是否深巷酒香、滿街四溢,也不知借酒消愁是否消減得了內(nèi)心深處的愁苦,只覺得清明時節(jié)草長鶯飛、桃杏粉黛也掩飾不了墳頭紙灰、荒草孤墳的沉寂。只知道穿越時空返今復(fù)古之后京城郊外車馬隨行、楊柳青青所帶來的快意也難以帶走以茶代酒的醉意。
一直以來,清明在我的眼里,祭祖掃墓不過是父輩們的事情。偶爾回家也參加祭祖活動,總有爺爺奶奶近在咫尺之念,祖爺祖奶隔背人身太過遙遠(yuǎn)之感。老天也會適時滴打幾點小雨,偶刮輕風(fēng),未覺凄涼悲愴。
而今,又是一年清明將至,花朝月夜,百無聊賴,久睡難眠。慈顏已逝,淚雨濕枕,燒錢掛紙,去蒿圓墳,僅以文字,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