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親情,有時讓人心酸
夕陽西下,坐在窗前,一抹晚霞照在書桌上。拿起書,讀著課本上《金色花》與《荷葉母親》兩首詩.《金色花》中那個孩子與母親的嬉戲是讓人感覺那么的幸福,《荷葉母親》中那句“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是讓人那么的感動。為何這幸福而感動的畫面卻讓我的心中涌現(xiàn)出一股莫名的心酸。
也許是因為我們內(nèi)心都曾有過那熟悉的畫面,只是很少憶起。
當我們還在襁褓中時,父母每天忙于上班,回家還要悉心的照顧我們——喂奶、喂水。當我們一歲時,生病了,年輕的父母急得團團轉(zhuǎn),他們抱著哭泣的我們,一夜一夜不能入睡。當我們?nèi)、四歲時,他們送我們進入了幼兒園,怕我們欺負小朋友,也怕小朋友欺負我們,他們每天看著我們走進幼兒園,他們的擔心開始了,而縣域忙碌的時間里也會帶我們到公園里嬉戲。七歲時,我們開始上了小學,他們開始為我們的學習而著急,下班回到家還要為我們準備可口的飯菜。當我們十二、三歲時,我們上了初中,他們變得比我們還心急,我們青春期的叛逆,讓他們變得嘮叨起來……這些點點滴滴,雖然愛的方式不同,但都代表了父母對我們的愛。那溫柔的愛,就像是荷葉為我們遮蔽風雨。那嚴厲的愛就像巧克力,表面的苦澀無法遮掩它內(nèi)心的美味。這些無微不至的愛,就像一層堅硬的保護網(wǎng),保護孩子們不受苦痛、傷害。而他們卻無怨無悔。
現(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翅膀硬了,能夠獨立自主了,從父母的懷抱飛到了更加廣闊的天地,你們有了自己的世界,要么去外地上大學,要么去外地工作,總之,你們結(jié)交了自己的朋友,忙于自己的工作,當他們試圖和你們交流時,你總是很不屑他們的不懂事和多事,你們每月幾百元的話費有多少錢是和他們聯(lián)系的,你們每年能陪父母吃幾頓飯。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們的距離遠了。
如果是在外面忙于上學、工作,那么你的行為還有情可原,但有些時候,我們所見、所聞的事情確讓人無法理解。
偶然間和父母在菜市場遇到了一位似曾相識的人在賣菜,聽爸爸、媽媽說,他曾經(jīng)是一們副局長,有一個兒子,但等到兒子長大后,卻不務(wù)正業(yè),揮霍無度,霸占了父母的家業(yè),對老人不管不問,那對老人不得不去賣菜來養(yǎng)活自己。還有電視里經(jīng)常播放的一些新聞,更是讓人痛恨,老太太有七個孩子,當老人晚年時,就癱倒在床上,住在一個茅草屋里無人問津。還有一位老人,幾個兒女,每個兒子至少有一套房子,而老人卻住在地下室里?吹竭@些,聽到這些,究其原因,原來最后統(tǒng)歸到最后大多都是為了“錢”,要么贍養(yǎng)老人要花錢,要么父母的財產(chǎn)分配不公。這種類似的現(xiàn)象每天都在上演。
看到這些,聽到這些,我們的內(nèi)心難免感慨萬千,可憐、可悲、可恨,假如記憶能清晰如初,假如那些小時候的點點滴滴每天都會憶起,可以想想,父母從你們出生到現(xiàn)在,父母為你們付出了多少精力,付出了多少錢培養(yǎng)你,他們可曾需要你去回報?你們是否會內(nèi)心感到慚愧?是否會良心發(fā)現(xiàn)?是否還會做出這種令人痛恨的事情?請不要忘記,即使走得再遠,也請你多和父母聯(lián)系,哪怕只是一條短信,或者常回家看看,讓老人不再孤單、寂寞,讓他們感受到天倫之樂。假如兒時的點點滴滴能夠反復(fù)出現(xiàn)在你的腦海里,換回你的良知,請去善待老人,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小小的我,發(fā)表了我的小小意見,我的不滿也許根本就無人問津,無濟于事,所以,只能一聲嘆息:關(guān)于親情,有時讓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