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親情為主題的優(yōu)秀抒情隨筆:我曾用心在《等待》
編者按: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jīng)歷許多難熬、焦慮、欣慰乃至興奮的漫長等待!君不見,幼兒園鐵柵欄門前圍滿了等待放學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那就是等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我曾用心在《等待》。
我曾用心在《等待》
作者:張永民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jīng)歷許多難熬、焦慮、欣慰乃至興奮的漫長等待!君不見,幼兒園鐵柵欄門前圍滿了等待放學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學校門口兩排堆放的電動摩托三輪車,好象在迎接凱旋的勇士,最讓人興奮不安的是高考的校門口,真可謂是人的海洋,大家不約而同地圍在警戒線以外,那種牽心與燥動的等待,可稱之為人生分水嶺最漫長的等待,亦是每個父母心高氣傲與身心疲憊的苦心等待。
周先生的《心的味道》之《等待》篇,真實地詮釋了這種恩深情濃的用心等待。對于年過半百的我來說,她的每段話,每句對白,仿佛是一部沒有結尾的連續(xù)劇,那種畫面在我的腦海中不停地循環(huán)播放,尤其那段:心亂如麻地在房子里團團亂轉,隔幾分鐘給愛人打個電話:見到人了沒?愛人看不到人影,也會不停地打電話回來:娃到家了嗎?兩頭不見人才真的叫人著急……!好象已進入了劇情的高潮,兩位偉大的慈母父愛在指揮著內(nèi)心的千軍萬馬,通過現(xiàn)代化的通訊設備,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魂牽不能夢繞的大營救,直到女兒在家安全著陸!每每看到此處,我都會重復一遍。內(nèi)心的愧疚與不安可能永遠無法釋懷!因為我也曾經(jīng)用心等待過。
那是20xx年的事情,也是讓我刻骨銘記的一年,我的大女兒正在沖刺高考,進入一百天倒計時,小兒子亦是備戰(zhàn)中考,真?zhèn)是起早貪黑,廢寢忘食,一點也不夸張。
我的家在農(nóng)村,我也沒有工作,沒有任何技術,只能靠種地打工來維持生活的全部開銷。已經(jīng)中年的我卻有不合時宜的輕狂,忙里偷閑總愛搓幾圈麻將,全然不聽不顧媳婦的勸阻和苦勸,頭腦發(fā)熱,把辛苦掙來的辛苦錢白白的付之東流。
一天下午,媳婦干活沒回來,讓我給娃做些飯,心不在焉的我坐在牌場早把此事忘了個一干二凈。等找幡然醒悟,慌忙飛速趕至出租房,兒子等不到開門和吃飯已去了學校,女兒則靜靜的坐在門口看書等我。那一刻我的心里像貓抓狗拖,五味雜陳。晚上媳婦回來的那頓罵啊!直到女兒的通知書來了才停歇,想起就罵,哪個嘮叨,等兒子進了合中才罷休。唉!爭氣懂事的兒女,釋然了自己的夢想,熄滅了她媽對我的怒火,得以讓我沖出窘境。對于兒女,我自己也漠然了我的初衷,沒有計較謊言與行動誰更重要。
我之所以稱之為周先生,是因為在愛的《等待》里,她用自然淺白的語言為我開啟了一段塵封的記憶,讓我再次反思與究索,讓我看到了一位母親父親的質(zhì)樸與倔強,堅韌和偉大,看到了路燈點燃的無限遐想和懂憬,及燈光折射出的至純至真的情愫,對于女兒,她以深沉的母愛為孩子彈奏出一支生活的鏗鏘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