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1周年日記600字
這是一個輝煌的坐標,這是一段屈辱的終結(jié),一紙日本的投降書,洗雪了中華民族百余年的恥辱。
回首往昔,8年抗戰(zhàn)的血火淬煉中,楊靖宇、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無數(shù)英烈用鮮血和生命,在中華大地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歌;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
無數(shù)的中華兒女或橫刀敵陣,或毀家靖難或戰(zhàn)死沙場。“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彼麄冇米约旱孽r血粉碎了日本企圖征服中華的野心。從廢除不平等條約、取得大國地位,到收回祖國寶島臺灣,恢復主權(quán),中華民族擺脫向下沉淪的衰敗軌跡,我們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告:“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
時光荏苒,歷史已經(jīng)翻過了新的一頁。洗雪國恥的歷史任務(wù)已由我們的先輩完成,但中華民族的復興依然是我們的光榮事業(yè)。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wù)是艱巨的,我們要抓住機遇,加速發(fā)展,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富強!
八年抗戰(zhàn)不僅僅只是歷史,弘揚革命精神對我們當代中學生仍十分有意義。在紀念抗戰(zhàn),緬懷英烈中,我們要從那段悲壯的歷史中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警鐘不斷鳴響:“落后就要挨打!”
現(xiàn)在不少同學學習怕吃苦,怕失敗,寧愿整天沉溺于電腦、游戲之中也不肯學習,難道學習比抗日更艱巨嗎?有些同學之間還刮起攀比之風,講究,到處去哈日哈韓,這有什么意義?前人用血與汗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安定的生活,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去使烈士英魂失望,使時代失望?
我們可以看到,同樣為日本所侵略的韓國卻迅速發(fā)展起來。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韓國人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觀念。走在韓國街頭,到處可以看到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對于日本首相小泉祭拜靖國神社這一可恥事件,韓國人反響,人們自發(fā)*去傾訴自己的憤怒,我們難道不能從中學到什么嗎?
歷史的車輪還在不斷前進,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應(yīng)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們肩上的重擔,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毋忘歷史,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