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有關(guān)新年的日記800字3篇
篇一
按照老家過年的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從臘八就開始了!芭D七臘八,凍死寒鴨”,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臘八節(jié)這一天,媽媽會給我們?nèi)野疽诲伵D八粥,粥里有什么紅豆、黑豆、黑米、花生、大棗——一大堆糧食和干果熬成的,可是,我卻不太喜歡,對于我這種愛喝稀粥的孩子來說,粘稠的臘八粥喝起來真是一種煎熬。
在孩子們眼中,年貨就是些吃的、喝的、玩的東西,每到這時,買東西置年貨變成了我們的頭等大事。爸爸媽媽會帶我走遍各大商場,買糖、干果和各種點心、門神、對聯(lián)、燈籠、玩具……通常一買都買上好多,甚至夠我們家吃上半年的。都說:“姑娘愛花,小子愛炮”,我是個女生,卻對炮情有獨鐘。爆竹、禮花、摔炮、嘀嘀筋、二踢腳都是我的最愛,每次逛街爸爸都會為我買上好多炮。據(jù)說,炮放多了,年獸就不敢來了。
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很快就到來了,姥姥姥爺家格外熱鬧。姥姥會早晨六點多就起來活面,炸好多麻花和焦葉,還給我們準備好多麥芽糖和江米糖,用老人家的話說“今天是祭祀灶王爺?shù)娜兆!?/p>
在這一天,爺爺奶奶家則是另一番熱鬧景象。奶奶通常會按照南方老家的習俗為我們做一大桌子菜,有傳統(tǒng)的甜味粉蒸肉、白斬雞、牛肉丸子、彩色飯團——各種佳肴,真是美味極了。在我看來,這簡直是小型的美食聚會。
大年三十這一天,家家戶戶的大門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和福字,有些人家還貼上了威武的門神,一幅喜慶熱鬧的景象。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開始收拾家里的衛(wèi)生,今天是舊歷年的最后一天,一定要把屋子打掃干凈迎接新年。午飯后,奶奶開始張羅大家聚在一起包餃子。她告訴我,在南方老家過年是不吃餃子的,過年家家戶戶都包兩個巴掌大的肉粽子,包好后放在一個巨大的鐵鍋里,架上柴火,要整整煮一天一夜才能煮熟。到了北方后,奶奶也入鄉(xiāng)隨俗了,過年也包起了餃子,不過奶奶包的餃子花樣不多,但是她的技術(shù)還是比較嫻熟的。今年,在媽媽、嬸嬸的幫助下奶奶包了好多餃子,滿滿4個大箅子才盛下。晚上,我們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餃子,一邊看春晚,濃濃的年味圍繞在我們身邊。午夜十二點,伴隨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新的一年來到了!
篇二
看看日歷,我很驚喜、又很遺憾地叫了起來:“新年到了!”
時間的腳步匆匆,轉(zhuǎn)眼間,它又拉著童年的手,“再見”也不說,就走了。留下我,一個人,無措地站在那兒。
第十二個新年,到了。十二,一個在別人看來十分吉祥的數(shù)字,對我來說卻是那么可怖,真的。十二,是個成長的標志,可是現(xiàn)在,它絕情地帶走了我充滿稚趣的童年,讓人傷心得忍不住要落淚。
新年,就是新的一年,人們要把舊的東西扔掉,迎接新的事物。這使我感到不解:童年會變老嗎?會變舊嗎?
我閉上眼睛,突然看到童年的伙伴正向我走來,露出燦爛的微笑。我猛地想去抓住他們的手,可是剎那間,一切化為烏有。眼前的,還是那扇明亮的窗戶,那張熟悉的桌子。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條路,人們要歷經(jīng)險阻,才能達到屬于自己的終點。
那么,從童年到長大一定隔著一條河,此刻,有一只船在河邊泊著,仿佛在等我。我猶豫著,是上?還是不上?說真的,我太不想失去童年了,可是我的父母在身后看著我,對我期望可高呢。我知道我必須渡過去,在這只船上。
所有歷經(jīng)滄桑的大人都說童年是美好的,是值得回味的,說的時候,還難過地笑笑,看著遠方的故鄉(xiāng)。
我就想,如果我長大了,是不是也會像他們這樣,望著曾經(jīng)童年的家鄉(xiāng),一味嘆氣呢?是啊,到那時,我就只能回憶了。
回憶是痛苦的,你只能去想,可是回不去了。
心情復(fù)雜,無聊中拿出一本書讀起來。童年回憶?吹竭@幾個字,我忍不住要流下淚來。人家都說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美好的,我也覺得啊,我真是不詳長大啊……這樣想,一滴,兩滴,淚悄然落下。
人們都渴望長大,長大了又想返老還童,這是什么邏輯?不是自相矛盾嗎?
把書狠狠地摔到桌子上,又狠狠地踢幾下板凳。總覺得還是不解氣,盡管腳趾刺刺的疼。真的不想長大啊……
新年新年,什么新年啊!不就是舊的一年又要過去了嗎?不就是馬上要長大了嗎?我搖搖頭,嘆了口氣。
童年,頭也不回地越走越遠……
篇三
爆竹聲中辭舊歲,轉(zhuǎn)眼之間20xx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嶄新的20xx正在向我們招手。
夜,清冷清冷,窗外白色點點似是雪在飄,轉(zhuǎn)眼之間地上的黑暗已被一片銀白所籠罩,在這年尾時分,整個大地都被這濃濃的年味所吸引,而展現(xiàn)出一種靚麗的紅色。爆竹的顏色。雪,還在下,在這大年夜里使出了自身所有的力量,想要覆蓋這層濃濃的年味。那點點的紅。
紅色,是吉祥如意的顏色,中國的新年正是因為這一抹紅色才顯得熱鬧,喜慶非凡。但那萬紅從中的一點白似乎有點刺眼。
獨自一人站在窗前,風吹著我的頭發(fā)。雪花飄飛,落到我的臉龐,引來絲絲涼意。冬天的夜本來是很寒冷的,新年熱鬧的氣氛把溫度都提升了好幾度,電視機里正在播放著20xx年的春晚,屋外的人們正在點燃一串串鞭炮。噼里啪啦之聲涌入我們的耳朵。是啊,這就是過年。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有過年的傳統(tǒng),而各個民族的過年方法各有不同。但總結(jié)來說無外乎貼春聯(lián)、放鞭炮、吃年夜飯、穿新衣……到了我們這個時代,21世紀的新時期,過年的方法似乎正在轉(zhuǎn)變,以前的過年春聯(lián)都是自己買好紅紙自己寫或找人代寫,現(xiàn)如今街上隨處可見賣春聯(lián)、年畫的小攤。現(xiàn)在的人們追求新奇,年夜飯不再自己做而是出去品嘗各種異域風情。結(jié)果往往在年三十晚上,西餐飯店爆滿,中餐飯店人數(shù)寥寥無幾。
古代也有傳說,年是一種怪獸我們正因為趕走了年從而才開始過年的,但是現(xiàn)如今科技如此發(fā)達,我們應(yīng)該知道年這種古代人想象中的怪獸是根本不會存在的。我們過年的習俗卻從未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的認知面更加寬闊而消失。這是為什么呢?請聽聽我的看法。
過年,就是度過農(nóng)歷的臘月三十就算是過了一年,因此我們會在大年三十這一日舉行許多的慶;顒訌亩鵂I造一種過年的氛圍。過年這一思想已經(jīng)在人們的心中扎根,它已經(jīng)成為了中華民族神圣的一種象征,每當?shù)搅诉@一日無論人們身在何方都會盡自己所能趕回家中和父母、親人團聚。這是一種精神的力量推動著人們,正如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是龍的傳人一樣。新年也同樣是在肩負著這樣一種使命。
新年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有著無比重大的特殊意義,正如外國人瘋狂的過他們的圣誕節(jié)一樣,再看我們的新年就不會覺得外國人比中國人瘋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