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寫雷鋒日記800字
讓座
今天是星期六,媽媽去上班,我獨自一人在家,感覺很孤獨,于是去看望奶奶,拿了學生卡后我匆匆忙忙地趕去汽車了。
我一到車站,就正好來了一輛966路車,不過車上的人特別多,我心里說:“不要緊,站一下吧!”過了幾站路以后,我終于有位置坐了,舒舒服服的伸展了一下四肢。但我剛坐下,就上來了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這時汽車里響起了這樣一段話:“如果您的身邊有老、弱、病……” 我馬上說:“老爺爺,請來我這邊坐吧!”老爺爺說:“謝謝你!”我馬上回答說:“不用謝!”老爺爺一坐下就和我聊起天來:“你讀幾年級呀?你幾歲了呀?”我說:“我11歲了讀四年級。”老爺爺接著說:“小朋友,你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臉紅了紅有些不好意思了。這時汽車里又響起:“紅光小區(qū)到了!”我心里說:“哇!真快,都到奶奶家了!”我笑著對老爺爺說:“老爺爺,再見!”
今天我給老爺爺讓了座,雖然是件小事但我很開心,因為我做了件好事,當我把這件事寫成作文時,老師表揚了我,并繼續(xù)教育我們把中華民族的美德發(fā)揚光大!
“予人玫瑰,手自留香”的幸福
“奉獻”,是一種恭敬地交付、呈獻,即不求回報地付出,對祖國如此,對社會、對家庭乃至于對自己的理想追求亦如此。奉獻精神是高尚的,是踐行“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的前提和精髓,沒有這種精神,愛國無從談起,創(chuàng)新無從體現(xiàn),包容、厚德也只能是一句口號。
但是,作為日壇中學的一名團委老師,我看到我的學生們,像被包裝精美的糖果,擺放在遠離危害的地方,生活的華美而精致,但卻忘記了自己華美包裝下的內(nèi)在——帶給別人甜蜜和快樂。他們是物質(zhì)極大豐富的一代,他們是被無限疼愛所包裹的嚴嚴實實的一代,所以忘記了什么是奉獻,更不知道要如何以奉獻的精神和熱情去踐行“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
20xx年,朝陽區(qū)迎來了“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區(qū)”的高潮,“北京精神”表述語也恰在此時對外公布,為了讓學生們懂得奉獻的幸福,感受奉獻的魅力,用奉獻的精神領悟“北京精神”的深刻內(nèi)涵,我校團委和德育處以此為契機,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走進社區(qū)進行志愿服務,開展研究性學習等,以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用實際行動踐行“北京精神”。
從永安里地區(qū)的志愿服務交通崗,到逐漸與周邊社區(qū)聯(lián)系,帶領日壇中學金帆交響樂團走入部隊進行慰問;團支部走入殘疾人活動站,協(xié)助殘疾人做手工;為了更好地服務于CBD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在秀水社區(qū)建立教授社區(qū)老人學英語服務基地。適合學生年齡特征,能夠發(fā)展學生特長的志愿服務活動,讓更多的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并用奉獻的善念換來自己愉悅感。無論是課余時間或寒暑假同學們的身影成為了傳遞“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的使者。
現(xiàn)在學生們在奉獻中體會著“北京精神”的精髓,慢慢學會與人為善、關(guān)心他人、助人自助、無私奉獻,這種成長,不是從書本獲取的知識,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和信念的提升通過志愿活動的奉獻而領悟,這正是“予人玫瑰,手自留香”的幸福。
雷鋒精神在我身邊
當我們幫助別人時,別人的心里會感到溫暖,而別人幫助我們時,我們的心中也同樣會感到安慰。
我曾經(jīng)就遇到過一次被別人幫助過的事情。
那是一個星期三的早晨,來到學校,我打開書包,突然發(fā)現(xiàn)我沒有帶文具盒,心里一下子慌了起來:沒有筆、沒有學習文具,讓我怎么學習,怎么寫字啊!
這時,第一節(jié)課的上課鈴響了,金老師走進了教室,讓我們寫生字本,全班同學全都低頭寫生字本了,惟獨我,在那里傻傻的看著生字本,一個字也寫不了。我正在發(fā)愁,旁邊的張俊杰問我:“你為什么不寫啊?”我告訴他我沒有帶文具盒。張俊杰熱情的對我說:“用我的吧!”說著,從文具盒里拿出了一支藍水筆:“給你,快寫吧!”我道了謝,趕快寫了起來?墒,這節(jié)課下了,還有數(shù)學課和英語課怎么辦呢?我還在發(fā)愁。
當我周圍的同學知道了我沒帶文具盒時,人人都伸出了友愛之手,打開自己的文具盒,這個借我一支鉛筆,那個又借我一塊橡皮?粗齻兡且粡垙垷崆榈男δ樳有那一雙雙援助之手,陣陣暖流溫暖著我的心靈,有如一束陽光照進了我的心田。
這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卻讓我從中深深體會到接受別人的幫助心里會有多么的溫暖。
也許,在你看來微不足道的一點幫助,就會給對方帶來雪中送炭般的溫暖。幫助與被幫助同樣會得到快樂。
我們整個社會大家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有道是:“一方有難八方援,眾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獻出一點點愛心,那么還有什么困難能難倒我們呢?我們的社會又將是怎么一幅美好的景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