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小年到啦,小年日記怎么寫?
篇一
臘月23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小年。一大清早我就聽到了鞭炮的聲音,小年一到就意味著除夕不遠了。
我朝窗外望去:哇!好多行人正不約而同地購買年貨。每個行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也忍不住興奮的心情,急沖沖拉著媽媽加入到人流中。真是“飛虎遠去,玉兔歸”我們即將迎來鼠年,所有兔子形狀的商品,都被視為吉祥物,掛滿了大街小巷。兔子燈籠、兔子玩偶、兔子窗花、兔子頭飾……琳瑯滿目。就連馬路兩旁的路燈也不甘落后,急忙把自己裝扮起來,掛起了紅燈籠,為節(jié)日增添喜慶的氣氛。
走了一大圈,飽了眼福的同時,也滿載而歸。跟著媽媽回到家,家里已經(jīng)來了好多客人,我們品嘗著美味的佳肴,共同歡慶小年夜!
上午,我在家寫作業(yè);下午,舅舅帶我和姐姐去看了電影?赐觌娪盎氐郊业臅r候,爸爸對我說:“今天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晚上我們?nèi)ツ棠碳页燥!蔽覇柊职郑骸笆裁词切∧?”爸爸說:“小年又被稱為祭灶節(jié)、灶王節(jié)。小年是過年的開始!
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爸爸給我講了關于小年的民間傳說:灶王爺本來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錯,被玉皇大帝貶到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把祭灶糖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了。
到了奶奶家后,發(fā)現(xiàn)桌上真的放了一包芝麻糖,看來奶奶是準備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狭?吹讲、娘娘和哥哥都在,大人們進廚房幫奶奶做飯,我和哥哥在客廳玩。吃飯前,爸爸放了花響炮和閃光雷,我們一大家八口人圍著桌子開開心心地吃著“小年飯”。
篇二
臘月二十三——小年,家家都要放鞭炮慶小年。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當千家萬戶的鞭炮聲響起的時候,我也拿好鞭炮,把鞭炮掛在一個棍子上。要點火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好緊張呀。當火已經(jīng)接近鞭炮的捻時,我的手已經(jīng)哆嗦起來了,眼睛不住地盯著火苗。
“哧”已經(jīng)點著了,我連忙把鞭炮扔下去,“噼里啪啦”我家的鞭炮也加入了鞭炮們震耳欲聾的聲音中了。
在夜色中,鞭炮的亮點顯得分外明顯。這亮點一直在往上溜,我把竿子伸得更長了。啪的一聲,鞭炮炸到了竿子與鞭炮連接的地方,鞭炮立即掉了下去。炸了一會兒后,鞭炮滅了。
我摸摸額頭,啊,嚇出了一頭冷汗。
過了一會兒,又有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起來;天空中,朵朵煙花綻開了,那么美麗。你看那個,*的“花心”,綠色與紅色交替的花瓣;東邊的那個,多像一串燈籠啊,悠悠地上了高空,最后消失了;瞧那個,像不像一條魚?
嗬,小年可真有趣呀!
篇三
臘月二十四,一大早起來,我們就趕回了老家甘垛,因為今天是傳統(tǒng)節(jié)日——送灶日,又叫小年夜,據(jù)說春節(jié)就是從這一天拉開序幕的。下車后,我立刻忘記了煩惱,只記得這幾個字——自由,輕松。我纏著爺爺奶奶給我準備了一大堆的干草與蘆葦,只盼著天快點黑,好讓我早點點燃它們,盡情地玩?zhèn)夠。
盼呀盼呀,終于等到天黑了,我飛快地吃完飯,就迫不及待地點起了火,并不停地往火堆里加干草,院子被火照得通明,爺爺先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放到火上焚燒。嘴里還大聲禱告著:“今年又到二十四,敬送灶君上西天。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卑职、媽媽、二爺爺、*奶與姑媽、姑父一起圍著火堆說說笑笑。這時,我一拍腦門,飛也似的奔向家里。把小狗來來抱了出來,因為我怕它凍著,我要讓它與我們一起烤烤火,暖暖身子。二爺爺看著我那調(diào)皮樣,笑嘻嘻地對我說;“曈曈,你能抱著小來從這火上跳過去嗎?”我轉(zhuǎn)頭用眼神詢問媽媽可不可以,媽媽含笑點了點頭,于是我抱起小來后退了幾步,起跑,騰空,!我抱著小來跳過來了!我們一家人笑得前俯后仰,這時候,爸爸笑著對我說:“跳火堆就代表著來年不管做什么都會像這火堆一樣的旺!”我問媽媽是真的嗎?媽媽笑著點了點頭,并向全家發(fā)出了號召:“來,讓我們大家一起跳,讓我們?nèi)襾砟昙t紅火火!”……
大火燒完后,我們意猶未盡地又放起了焰火“哧”只見許多顆火珠飛上了天,然后“啪”的一聲,綻開了無數(shù)的焰花,藍的、紅的、黃的……美麗無比?吹梦已刍ǹ潄y,不停地拍手叫好。
我本以為可以在鄉(xiāng)下待上一晚,但我這個如意算盤打錯了,任我說盡了好話,還是被老媽一手拉回了高郵,不過我還是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
篇四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我們家呀可忙得不得了。
你看,媽媽搟皮,奶奶包餃子,而爸爸忙著燒開水。我也沒閑著,奶奶把包好的餃子放在簾子上,我就認真地給這些小東西排著隊。“水開啦!”爸爸喊道,我趕緊托起一個放滿餃子的簾子給爸爸送去,只見爸爸熟練地把餃子放進鍋里,然后用鏟子讓餃子移動起來不要粘在鍋底。趁著爸爸煮餃子的時候,我又拿起一頭蒜剝了起來,蒜剝完了,我剛想休息一會,就聽見爸爸喊:“餃子熟嘍!”,我又忙活起來,爸爸把餃子放進盤子里,我就負責端,哎呦,可忙壞我了!
熱騰騰的餃子終于上桌了啦!我們一起圍坐在飯桌前,爸爸給每人倒了一杯可樂,然后舉起杯子說:“小年快樂!”我們大家一起說:“干杯!”看著一盤盤美味的餃子,我拿起筷子就嘗了一個,真好吃!
吃完飯后,我趴在陽臺上望著天空,歡快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絢麗的煙花在漆黑的夜空競相綻放,宛如一朵朵盛開的花朵。
!多么令人難忘的小年夜!
篇五
臘月二十三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小年。
晚上吃完晚飯后,我們開始辭灶。媽媽拿來兩個干凈的盤子,里面放滿了辭灶用的供品。有杏仁、牛皮糖、水果等,每一樣都非常精致。爸爸端來了一碗米、 一碗水,拿來香,把香插進米里。爸爸說,糖是給灶王爺吃的,吃了之后嘴會甜,就會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說我們家里的好事;米與水是為灶王爺?shù)鸟R準備的,好讓馬 吃了有力氣帶灶王爺上天。我這才知道,準備這些東西都是有說法的。然后,爸爸拿來紙錢,燒掉之后,爸爸、媽媽輪流磕了頭,媽媽還一邊說著“上天言好事,回 宅降吉祥”。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虔誠地磕了幾個頭,心里想著希望我們的愿望能夠?qū)崿F(xiàn)。
周圍鄰居家辭灶的鞭炮聲噼噼啪啪地響個不停,非常熱鬧。我家沒買鞭炮。爸爸提議:“我們放沒有危險的煙花吧!”“好的。”我一邊高興地回答,一邊拿 出了爸爸從上海給我買得奇幻玩具燈。提前做好分工:爸爸點火,媽媽配音,我來照出各種各樣的燈火圖案。只聽點火!嗤——,碰!美麗的煙花不停地變化著,有 的像星星一樣在閃爍,有的像小毛蟲一樣在蠕動,有的像美麗的彩帶在飄舞,漂亮極了!我們又連續(xù)放了好多“煙花”,都那么壯觀。
在這一天,我做了許多有趣的事,讓我懂得了更多的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
篇六
今天是農(nóng)歷臘月廿三,是過小年、祭灶神的日子,這一天灶王爺要返回天庭匯報民情。
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下凡間掌管人間頭等大事——吃喝的,俗話說:天大地大吃飯,所以灶王爺是一位很重要的神仙,被人們尊稱為“一家之主”,他還負責保佑平安、觀察民情。到了年末,他就要把人們一年的工作、生活、表現(xiàn)向玉皇大帝祥細匯報,訴說這家的悲歡離合,讓玉帝決定來年對人們進行賞罰。
民間流傳著許多關于祭灶的民謠和諺語,如:“廿三祭灶官、廿四掃房子、廿五做豆腐、廿六蒸饅頭、廿七殺只雞、廿八殺只鴨、廿九喝喜酒、三十包餃子”。灶王爺會“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祭灶,全家都到”,在祭灶時,全家要團聚。在祭灶時每個人都要吃一顆芝麻糖,預示下一年甜甜蜜蜜,還要把糖煮化摸在灶神的嘴上,這樣他就會為我們多言好話,下一年我們將大富大貴、平平安安。
瞧!夜幕降臨,在爆竹聲中祭灶的活動慢慢拉開了序幕,老爸先把舊的灶神像揭下來,虔誠的用火焚燒,送灶王爺升到天庭。又把新灶神像粘在神位處,給灶王準備好下一年的新衣。老爸又把糖餅、芝麻糖等早已預備的供品供上,燒了三柱香,我們每個人都默默的許下了自己的愿望,然后,每人吃一根芝麻糖。甜甜的芝麻糖吃進嘴里,芝麻的香味和糖的甜味直沁肺腑,從嘴里甜到了心里……
今年的小年過的甜甜蜜蜜、快快樂樂,明年我家肯定會紅紅火火。
篇七
今天是小年,俗話說“過了小年是大年”。同學們,你們知道小年的來歷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談談小年的來歷吧!
小年是我國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jié)、灶王節(jié)、祭灶。在不同的地方,小年的日期也不同,在農(nóng)歷臘月23、24或25.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
我家是這樣過小年的:
我們家和姑姑家一起去奶奶家過的小年。我們做了一大桌子的飯菜。以前,爺爺是我們家的大廚,現(xiàn)在,爺爺老了,做飯的“重任”中自然落到媽媽和姑姑的肩上。。
晚上,我們一起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
就在我們一大家子一起吃餃子的時候,奶奶說:“過去的習俗是出了嫁的姑娘是不能回娘家過小年的!甭犇棠踢@么說,媽媽笑著說:“這都是迷信,現(xiàn)在一家一兩個孩子,好不容易團員在一起,多好呀!”我心里想:要不是姑夫出差不在家,姐姐的奶奶也不在家,我們拿了有這么好的機會團圓呀!
聽爺爺奶奶說今天吃的這么豐盛是因為什么灶君今天要上玉帝拿里······我和姐姐異口同聲的喊:“這都是迷信!媽媽聽了笑嘻嘻地說:“這雖說是迷信,可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信念。還是不能丟的!”
在一片歡笑中,我們吃忘了這頓晚餐,現(xiàn)在漲到了的我漸漸的對節(jié)日有了新的認識,雖然我們的傳統(tǒng)中還殘留著一些迷信,誕生記更重要的是,這個節(jié)日傳遞了更多的親情,傳遞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我們的節(jié)日過得更有意義吧!
篇八
放寒假以來一直是冷冷清清的,可是今天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一大早,媽媽就告訴我,今天是小年。我說:“小年是不是小小的年的意思?”媽媽笑著說:“不是這樣的,小年代表新年就要開始了,人們都要開始準備年貨了。今天我們就要去外婆家?guī)兔ψ鋈馔琛!?/p>
我們來到外婆家,只見外婆準備了好多食材:有瘦肉、豆腐、蔥、生姜,等••••••外婆把生姜和蔥切得很細,把這些食材放到一個大盆里,再放上面粉、胡椒,然后一邊往盆里加水,一邊用手攪拌。等水加的差不多了,外婆就用手和面。和呀和,終于和好了,我們就開始做丸子。
媽媽在碗里放了一些水,然后往水里加油,只見油都浮在水面上,媽媽沾了一點油抹在手心,然后拿了一點和好的食材放在手心搓了幾下,就成了一個丸子,我也照著媽媽的樣子做卻沒有媽媽做的那樣圓,練習了幾個后,我也做的強多了。我們齊心協(xié)力把丸子做完了,外婆把做好的丸子一炸,炸好后我最先嘗了一下,啊!真香!
過小年,大人是忙碌的,小孩們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