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作文600字
10月27日,秋高氣爽,萬里無云。小記者團來到位于湘湖景區(qū)的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參觀。遠遠望去,博物館就像一艘大輪船靜靜地停泊在湘湖邊。
進入博物館,講解員帶領(lǐng)我們來到了二樓“八千年回首”主題陳列廳,陳列廳分為跨湖橋文化的誕生、跨湖橋人的活動、農(nóng)業(yè)起源的探索、聚焦跨湖橋遺址這四個部分進行介紹。里面陳列著骨器、木器、陶器,石器、編織物等等,還有一塊小孩的頭蓋骨。原來這些都是我們的祖先生活過的痕跡,真是太神奇了!
參觀完陳列廳,我們來到一樓的遺址廳。它位于湘湖的水下,一幅“跨湖橋之最”的壁畫映入眼簾,上面記錄著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國最早的草藥罐等等“跨湖橋十大之最”。順著臺階往下走,一股考古的氣息迎面而來,二位泥塑的“考古學家”正在認真考察,還原著發(fā)掘現(xiàn)場;璋档臒艄庀,有一間透明的玻璃房,里面陳列著被譽為“世界第一舟”的跨湖橋獨木舟,于20xx年發(fā)掘出土。距今已有7000—8020xx年的歷史,是現(xiàn)在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獨木舟。它通體焦黑,據(jù)說是由一整根木頭對半劈開后加工制作成的。這不禁讓人驚訝,在工具匱乏的古代,跨湖橋人已經(jīng)有這么好的本領(lǐng),真是太了不起了。
參觀結(jié)束,對話大館長環(huán)節(jié)開始啦,“為什么獨木舟要陳列在玻璃房里?”我問道。館長阿姨告訴我,木頭想要保存8020xx年那是很困難的,當時因為海侵隔絕了氧氣才保存下來,發(fā)掘出土后遇到氧氣和水分會很容易腐爛,所以要在特殊的環(huán)境里保護起來。
這次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參觀之行,讓我們感受到了蕭山八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奇跡。讓我們向祖先的智慧和考古學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