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三年級周記
我依稀記事時,我家住在“鴨鵝湯”。為什么叫這奇怪的名字,長大后我才想通了。
小時候,我家房子后面是一條土路,坑坑洼洼,自行車經(jīng)過“噠噠”“當(dāng)當(dāng)”直響,似乎要把車零件抖落。晴天,路上塵土飛揚,為了那晾曬在外的衣服不至于灰塵滿“面”,奶奶一天不知要往路上潑多少次水。一到下雨天,路上泥濘不堪,雨水變成了“泥湯”,為了讓褲腿兒免遭“點”綴,長筒雨靴是每個人的首選,可那哪叫走路,一只腳踩下去,另一只腳得費勁兒拔,掌握不準(zhǔn)鞋就陷在了爛泥里。晚上,黑燈瞎火,更是寸步難行……那時候幼稚的我,心里產(chǎn)生這樣一個疑問:這條小路為什么又破又爛,令人生厭?
幼年畢竟是短暫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一下子到了八歲,也上小學(xué)了,這條小路也發(fā)生了變化。道路兩旁紅墻灰瓦的“七架頭”平房被拆了,家家戶戶結(jié)束了下雨天屋漏水盆不夠用的歷史,蓋起了兩三層的“小洋樓”。房子更加美觀,不同顏色、不同圖象瓷板搭配起來裝飾,房子也開始偷著樂了!在政府的幫助下,小路也升級啦--成了筆直平整的水泥路。當(dāng)然,那雨靴也早“退居二線”了。微風(fēng)吹一吹,路兩旁的常青樹搖一搖,花池中花仙子正在翩翩起舞呢。
一晃五年過去了,透過明亮的鋁合金玻璃窗,映入眼簾的是一番新景象?矗R有序的小區(qū)高樓,縱橫交錯的寬闊大道,鱗次櫛比的各式小店。豪華氣派的度假山莊對面,16層的“錦繡花苑”施工場地正緊張地運作……一到夜晚,霓虹燈,廣告牌閃亮登場,街上是一片歡樂的海洋。路邊,高高在上的路燈,放出自己全身的光和熱,照亮道路,也溫暖了每個人的心。
“嘀嘀嘀--”,哈哈,爸爸新車買回來了!“北京現(xiàn)代”,就是網(wǎng)上看中的那一款,10萬左右!爺爺笑呵呵地點起鞭炮,“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分明在說--芝麻開花,芝麻開花!
如今,若是有人問我家住哪里,我一定會自豪地回答:“我家住在‘金’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