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并不是出自什么大文豪之筆,而是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奧斯特洛夫斯口述,由好友代筆的親身經(jīng)歷。
本書的主人公保爾在教堂學習時被神父趕了出來,在飯店受盡了艱苦。十月革命爆發(fā)后只有十六歲的他參加了紅軍。由于在戰(zhàn)爭中多次負傷以及勞動過度,使得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戰(zhàn)勝了精神與肉體打擊,拿起筆來歌頌為建設、捍衛(wèi)和鞏固蘇維埃政權而奮斗。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說:‘我已把自己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边@是一段名言。
瞎子阿炳,他眼雖瞎,但他卻不自暴自棄,并沒有虛度年華,充分運用時間,創(chuàng)造了許許多多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幾乎是家喻戶曉。
一個人只要不放棄,就算是殘廢也好,都能成功。盡管你沒有輝煌過,但只要你沒有虛度年華,努力了,你在臨終時也無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