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正是讀書時作文八篇
【篇一:少年正是讀書時】
每個人都有夢想,都有打算。我,一個處于少年期的青少年,也有打算,在我這個年季是,我的打算,正如你所想的,那就是讀書。
為什么要讀書?而且是好好讀書,用心讀書才是青少年的責(zé)任呢?
瞧,你所在大街上目睹的一幕:幾個花季少年放眼望去,衣衫不整,手戴鉆戒,耳穿圓環(huán),腳踩拖鞋,還有一頭凌黃凌白的怪發(fā)和嘴里叼著的香煙。那是什么?是他們的形象嗎?還是個性?在社會上他們又是什么?不錯!這些本是在學(xué)校就讀的青少年被稱為“問題青少年”,在香港、澳門等地他們又被稱之為“古惑仔”。他們煩躁讀書,厭惡讀書,常常與不三不四的人勾當(dāng)在一起,往往在服裝上標(biāo)新立異,追求時尚潮流?伤麄儏s不知道,他們自己極度傷透了父母們的心,更是荒廢了自己的學(xué)業(yè)、前途?吹竭@種情節(jié),我想試問他們前途何在?答案卻是:盡在黑暗毀滅中。
再一看,你所在學(xué)校又看到的一幕:幾個學(xué)生拿著書本,正研究與難題之中,一段時間思索過后,他們終于給研究出來了,便開懷大笑著,他們互相幫助、相互學(xué)習(xí)、努力克服重重困難,雖苦但也甜。他們的努力學(xué)習(xí)不正與他們的前途成正比嗎?聯(lián)想一下,在他們幾十年后工作怎樣?收入又怎么?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前者與后者不正是鮮明的對比、人生的寫照嗎?
以上兩者一個是低級、庸俗的生活情趣,他們看不到生活的豐富多彩,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遠(yuǎn)景,只圖暫時的感官快樂,對我們青少年的成長發(fā)展極其不利。另一種則是高雅的生活情趣,與前者恰恰相反,它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諧發(fā)展,對個人的發(fā)展還起促進作用,能使我們樂觀、自信、活潑、開朗的健康心理,從而使我們更加熱愛生活,也熱愛讀書。
“好好讀書,認(rèn)真讀書,用心讀書”應(yīng)是青少年的責(zé)任,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一些人不愿讀書,一些人想讀卻不能讀書,但又有一些人可以讀書,有條件讀書。若你還不愿讀書,不想讀書,都請讀書吧!正如“請乘讀書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弊x書不晚,若你愿讀,前途則是一扇成功的大門,讀書是鑰匙,若你修成正果,請開起這扇大門,里面滿是輝煌,正照在你的臉上。
由此可見,讀書至關(guān)重要,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選擇讀書呢?你們又有什么理由放棄讀書呢?現(xiàn)在開始,從此踏上讀書之旅吧!
【篇二:少年正是讀書時】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曾經(jīng)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一個人的少年時代,是最佳的讀書時光,一旦錯過了,你的一生就會后悔不已。因此,我們要珍惜自己的讀書時光。
人生苦短,讀書學(xué)習(xí)的時間更是有限,所以我們應(yīng)該珍惜寶貴的讀書時光,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為即將展開的更加絢麗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沒有知識,只會處處碰壁;沒有知識,只會寸步難行。珍惜現(xiàn)在,珍惜美好的讀書時光,是我們正確的選擇。只有認(rèn)真讀書,才能改變我們的命運!
相信很多孩子在家中,一定常常聽長輩說起不識字的痛苦。因為他們小時候家里窮上不起學(xué),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干農(nóng)活,F(xiàn)在生活好了,卻不能上學(xué)了。這樣的事實也在提醒我們讀書是多么重要,要珍惜讀書的機會,“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改善了,有些孩子反而不想讀書了。許多同學(xué)總認(rèn)為讀書太苦,負(fù)擔(dān)太重,承受不了,常常中途輟學(xué)或者干脆在校園虛度時光。抽煙擺酷,聚眾打架成了“家常便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人生的道路很長,很多好的習(xí)慣和品質(zhì)都是在青少年時代培養(yǎng)起來的。如果我們不珍惜讀書時光,虛擲光陰,養(yǎng)成了不良的惡習(xí),最后后悔的只能是我們自己。俗話說:自古凡翁多白頭,少年最怕不讀書。
因此,我們在青少年時代,第一要務(wù)就是要讀好書,要知道:花無百日艷,人無再少年,勸君珍惜好時光,白發(fā)方悔讀書遲。
【篇三:最是少年讀書時作文】
人生最美妙就是讀書的時光。臨窗讀一本喜愛的書無異于享受一次精神盛宴。對于人來說,書和食物同等重要,食物可以讓我們身體強壯,書可以使我們靈魂飽足。古人說的好,書“饑讀之以當(dāng)肉,寒讀之以當(dāng)裘,孤寂而讀之以當(dāng)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dāng)金石琴瑟也”。
讀書的過程其實也是交友的過程。把自己融入書中的情節(jié),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與書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邀孔老夫子一起談心,與李白對酒當(dāng)歌,和林黛玉葬花吟詩,與蘇軾觀赤壁風(fēng)云,看孔明運籌帷幄、鞠躬盡瘁……。座擁書城,讀好書、交摯友。讓靈魂徜徉于五千年的經(jīng)典文字間,任想象自由馳騁,享受哉,愜意矣!
翻開厚實的紙張,撲面而來幽幽墨香,光華如熙,任時光在書頁翻飛的間隙里將流年轉(zhuǎn)換。漫步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奔走于靜默無聲卻鮮活的黑白文字之林,閱讀于我是快樂的,是我繁忙之余不可或缺的一種減壓方式,它可以慰藉我的心靈,可以使我重新得到力量。
有位詩人曾說:“在書香里跳躍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在書香里浸澤的生活,一定是美麗的生活。”我們的人生能夠到達什么樣的高度,取決于我們觸摸過多少文字,品味過多少書香。經(jīng)典的文字里有智慧的啟迪,讀書可以滌蕩我的靈魂,讀書可以為我們插上雙翅,使我們飛得更高更遠(yuǎn)。
寫不盡讀書的好處,其實讀書就是讀自己,人生又何嘗不是一本書呢,成長的時光在一頁頁書頁上輕盈地翻動。而讀書于我,雖難達到饑時肉,寒時裘的最高境界,但它,確已成為我親近人生的一種方式,最美不過讀書時。
【篇四:少年正是讀書時】
煌煌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有連綿不斷的詩書傳承。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先輩,把自己的經(jīng)驗寫成文字,供后人借鑒。為了讀書,韋編三絕;為了讀書,匡衡“鑿壁偷光”;為了讀書,車胤“囊螢苦學(xué)”;為了讀書,李密“牛角掛書”。是周朝圖書館的浩瀚書籍成就了老子的《道德經(jīng)》,是“頭懸梁錐刺股”的苦讀讓蘇秦手握六國相印,是“讀書破萬卷”鑄就了杜甫“詩圣”之名。書籍是獲得教養(yǎng)的最主要途徑。
一個人的少年時代,是最佳的讀書時光。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曾經(jīng)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及時的把自己投入到書籍之中,才能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為即將展開的更加絢麗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然而今天的少年,過早的讓自己介入了社會,掙金錢、掙成名、掙關(guān)注……一點點變得浮躁,忽略了讀書的重要。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顯示:20xx年我國人均讀書僅為4。3本,遠(yuǎn)低于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別提猶太人的64本了,中國是世界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這與中國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很不符。
我們在羨慕歐美人們的富裕生活之時,是否看到了他們讀書的狀況。前幾年看到一個調(diào)查報告,美國CEO人均年閱讀量105萬字,中國的企業(yè)家人均年閱讀量5·7萬字。那即時乘坐地鐵也手不離卷的普通歐洲人和美國人,也在用他們的行動在提醒著我們?nèi)绾尾拍茏儚姟?/p>
少年讀書則國民讀書,“少年強則國強”。沒有知識,只會處處碰壁;沒有知識,只會寸步難行。趁著身在學(xué)校的便利條件,趁著我們身邊有很多優(yōu)秀的書籍;珍惜現(xiàn)在,珍惜美好的讀書時光。這將是我們最正確的選擇。
認(rèn)真讀書,讓書籍鑄就屬于我們自己的輝煌。
【篇五:少年正是讀書時】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xué)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少年正是讀書時。
“讀書破萬巻,下筆如有神”,這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話。是。侨祟愡M步的階梯,今天的社會是高科技社會。一切都離不開書。我們現(xiàn)在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同學(xué)們不能錯過哦。要知道只有讀好書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識。只有讀好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只有讀好書才能使我們克服重重困難,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就拿我來說吧,以前我對讀書根本沒有什么興趣,寫完作業(yè)就知道玩,老師布置作文時,我愁得東一頭西一頭,不知道怎么寫,做閱讀時,也不會總結(jié)文章的主題思想。因此,語文成績總也上不去,數(shù)學(xué)題總也不會做。
一個偶然的機會的,使我對書產(chǎn)生了興趣。那是去年冬天姑姑給我買了一件毛衣,穿臟了媽媽給我洗,我知道會變色,我叫媽媽先撒些鹽攪拌好后,再把衣服泡進去,十幾分鐘后,再把毛衣搓洗一遍,用水沖干凈。媽媽照我的話去做了,毛衣不但不退色,顏色還很鮮艷呢!媽媽高興又驚奇的說:“兒子你哪學(xué)的啊?”我自豪的說:“書上學(xué)的!睆倪@一刻起我知道了書在生活中的運用之后,每天放學(xué)寫完作業(yè),我總是看書。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才發(fā)現(xiàn)書中的世界如此豐富如此高妙。我可以和各種書對話,與書中的人物對話,與書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我會為他們的快樂而高興,為他們不幸難過。我通過書遨游祖國的大好河山,盡情的想象無窮有趣的世界。
啊!原來讀書能給人帶來如此大的快樂和享受,我真后悔明白得太晚了,F(xiàn)在作文課上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發(fā)愁,語文成績也提高了,我嘗到了甜頭,我更愛讀書了。但我也要告訴同學(xué)們,讀書其實很快樂,快快到書中遨游吧!
謝謝大家!
【篇六:春光無限好正是讀書時】
閱讀,心靈的呼吸最是生命爛漫如花的時節(jié),所有遣詞造句的經(jīng)典,和著萬紫千紅的風(fēng)情,在這一季洶涌如潮奔騰而至,那么,就讓你我站在書海之濱盡情呼吸。——題記
陽春布得澤,萬物生光輝。滿眼綠色,云卷云舒,不愧是一種美的享受;滿腹經(jīng)綸,書影搖曳,又怎能不是生命的舒展?
在數(shù)以萬計的漢語詞匯中,倘若要挑選一個最珍愛的詞,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書”。盡管網(wǎng)絡(luò)已經(jīng)橫行無跡,依舊是書,有一種難以抵擋的誘惑。我愛書本里散發(fā)的淡淡墨香,我愿沉浸在書的馨香里,笑看花開花落,靜聽小橋流水,遐想人生起伏,感悟生命真諦
此刻,春光無限好,正是讀書時!每當(dāng)輕輕地掀開書頁,就能感受到人間的冷暖,歷史的煙云,默默諦聽書中性靈與自己的心相碰撞的聲音的同時,也讓自己靈魂的笛聲與書中的天籟合二為一,感覺閱讀就是與書的一種對話,心作了一次次暢快的遠(yuǎn)游,日漸充盈無比。
閱讀,是聆聽智慧的聲音;閱讀,是探求真理的跋涉;閱讀,是放縱心靈的旅游。
從進入學(xué)堂至今,伴著書籍已十幾載,心靈的小船掛著風(fēng)帆,一直在書的海洋中乘風(fēng)破浪。學(xué)習(xí)之余,也嗜好買書借書,看書讀報,寫文章記感悟,樂此不疲。當(dāng)然還是覺得讀得太少太少,還有那么多的人事茫茫,文字滔滔等我去曉得,所以生活因閱讀而多了有價值的寄托,生命也因閱讀多了一份樸實與穩(wěn)重。
閱讀是一種積累,尤如一塊塊階石;寫作卻是一種運用,恰似搭建階梯。畢飛宇說得好:“寫滿字的空間是美麗的!辈诲e,作家筆下的語言如一塊塊美麗的階石,總是散發(fā)著燦爛光輝,有著宮廷般的高貴。時常讀書,“和語言永遠(yuǎn)生活在一起。”,似乎可以聽見主人公抑或作者的聲音從遙遠(yuǎn)的地方傳來
在書中,也可體會新東方“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的信念,體會新東方集團崛起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在書中,也可“重走長征路”,想像途中吃草根、煮牛皮帶度日的艱難場景,不滿荊棘和滄桑的歲月;在書中,也可接近老莊的古老傳奇,高貴思想;在書中,也可感悟高尚的情操、超越性愛的周鄧生死相依的長長一生,驚天地,泣鬼神,令人敬仰;在書中,也可享受中國臺灣名嘴李敖啼笑怒罵皆成的文章;在未來的書中,后人也將品讀這一切——公元20xx年啊,中國人的圓夢年,”祥云”飄舞世界,”和諧之旅”將化為歷史的燙金封面,凝結(jié)成我們的神圣紀(jì)念;……太多太多,以致太多的人都愿意用大海來形容書的浩瀚,博深
閱讀后,常有己見,在靜謐的夜晚,坐在燈下,在紙上輕輕寫下文字。用文字伸展自己淺薄的思想,讓它們從詭秘的心路上姍姍走來,在橘黃的燈光里散發(fā)出它們的絢麗或者憂傷,這或許也是一種提高。因為誰也無法抵擋歲月的印痕,青春,美貌的魅力不會永存,只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所賦予的氣質(zhì)修養(yǎng)才是無與倫比的恒久魅力,如祖國的文化底蘊一樣愈久愈成精粹國富
廣泛的閱讀是一種積淀,也是一種插柳成蔭、點石成金的智慧。閑暇時瀏覽,失敗中寄托,成功后追問,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何種心情,只要閱讀,都會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頓悟。莫里斯說:“在某種意義上,我們都在閱讀——閱讀人,閱讀事物,閱讀書籍,閱讀我們自己
西方學(xué)者羅曼·羅蘭說:“我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yuǎn)不會嘆息。”那么,就讓我們追隨著這些先人的足跡閱讀吧,走進充滿活力的世界,走進充滿創(chuàng)造精神的世界,讓文字的米粒喂養(yǎng)我們饑渴已久的靈魂,與精粹的文本對話,與杰出的人物對話,與高尚的靈魂對話——讓閱讀成為我們精神生命的呼吸!作文
【篇七:最是少年讀書時】
世間萬事皆易滿足,惟有求知終生難盡。沒有任何一個人生下來就已經(jīng)懂得了一切。凡人都有求知的欲望。而讀書是滿足這種欲望的有效途徑。在讀書的過程中,你可從中獲取許許多多的你想要得到的知識。你可以利用這些知識,更好地認(rèn)識這個世界。當(dāng)然,能否獲得你想要的知識,還得靠你自身的努力。不要指望不勞而獲得,也不要妄想什么天才什么的。魯迅先生說:“天才的出現(xiàn),不僅需要天才的種子,而且更需要適宜天才生長的土壤”。
天才是不易出現(xiàn)的。知識是孕育天才種子的養(yǎng)分,而勤奮,才是塑造天才的模具。我也很喜歡讀書,不管什么書,哪方面的書我都讀,只要有這個機會。因為讀書能更好更快地獲得知識,而知識是我們自身得以發(fā)展的需要。在讀書的過程中,你也會慢慢地發(fā)現(xiàn),書讀得越多,越讓人感到無知。
讀書是一種感受。
讀書的關(guān)鍵在于有所啟發(fā)。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書,有不同的感受。對于同一本書,不同的人感受也是不同的。文學(xué)界有這么一句話,“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同一個人,若從不同角度去讀書,感受也是不同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讀書時,就用“八面受敵”的方法,從不同角度去品度書篇,這樣才使得他博學(xué)多才,文才匪然。或許,正式因為如此,使得他在看待其他的事物上,也“八面受敵”,歷史上才有了“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古絕句。當(dāng)然,在不同的年齡段,讀書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古人有云:“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這些感受,皆是因為閱歷的不同而不同。
讀書是一種學(xué)問。
書是我忠實的朋友。寂寞時喜歡讀書,不寂寞時也喜歡讀書。讀書可以使我心曠神怡。很多人只喜歡看名著,看名人的作品,而不喜歡看那些無名氣的作品。而我卻不然。我從不因為不是名著而不讀,而不會因為名著而可以去讀。不會因為某一本書的作者是個無名小輩而漠視這本書,也決不會因為某一本的作者是個文壇巨匠而可以關(guān)注這本書。我什么書都讀,只要有這個機會。每一本書都有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故事。只要我們能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東西,何樂而不為呢!其實,開卷是否有益,只在于我們自己。如果不能從中得到些什么,再好的書又能有什么用呢!
讀書是一種樂趣。
我常常在黃昏時分手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細(xì)細(xì)品讀著、思考著、感受著、感動著。有時候讀到與自己經(jīng)歷過的生活相似的片段,總會從心里涌動一股莫名的暖流。有時候,每讀到自己費盡心思想表達而又表達不出來的言語時,總會感到萬分的欣喜。在寧靜的夜里,在無眠之際。品一杯茗茶,在一盞枯燈之前,翻閱一本古書,那是多么讓人神清氣爽的事情!
讀書是一種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说诙骋。‘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弊x書,便是在追尋很創(chuàng)造境界。我想讀書還有第四境界,“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睂W(xué),當(dāng)一致用。這,才是最高境界。
我喜歡讀書,更喜歡讀無字之書。有字之書,易記,但也易忘。而無字之書,不容易記,卻也不容易忘。只要你記住了,那便是你的,溶如血液,化作靈魂。那才是生活的恩賜。有字之書,君當(dāng)讀也;無字之書,君更應(yīng)當(dāng)讀也。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我們不能只讀有字之書。
有無兼讀,開卷必有益矣。
【篇八:春光無限好,正是讀書時】
春光是美麗麗的,讀書人是幸福的。捧起一本散文,清新雋永的文字,構(gòu)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流淌成一涓涓明澈的溪流;拿出一本史書,遨游中華上下五千年,那一個個生動的歷史故事恍如昨日,那一個個鮮明的歷史人物如在眼前;讀一本小說,隨情節(jié)的起伏唏噓慨嘆,隨人物的命運或悲或歡。我在春天,品嘗到了讀書的快樂。
英國哲學(xué)家培根《談讀書》可謂言中肯綮:"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xué)使人周密,科學(xué)使人深刻,倫理學(xué)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xué)使人善辯;凡有所學(xué),皆成性格。"一本好書能為我們開啟一扇智慧的天窗,一本好書能為我們?yōu)⑾乱黄撵`的陽光,一本好書能為我們構(gòu)筑一座精神的殿堂。有書讀的日子,心靈真的很明澈。
讀書,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個愛好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
在混混沌沌中,我度過了自己的童年,那時的天真幼稚,甚至無知,現(xiàn)在想來,已無多少印象了。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為我打開奇妙窗口的那一本本書。
最初看的是小人書,那時的小人書沒有彩畫,有的只是黑白人物畫像和圖案。當(dāng)時人們的感情色彩特別鮮明:好人英俊,義正辭嚴(yán);壞人丑陋,賊眉鼠眼。因此,即使不識字,好人壞人也能一眼辨出。那時,我識不了幾個字,但對這種小人書卻鐘愛非常,只要一遇到就愛不釋手,必得從頭至尾認(rèn)真"讀"一遍畫面。有書讀的童年,讓我在小伙伴的面前有了講故事的快樂。
后來上學(xué)了,識了一些字,便畫面、文字一塊讀。有時遇到不認(rèn)識的字,不是跳讀,就是把"吝嗇鬼"讀成"齊墻鬼"……但這絲毫沒影響我對小人書的興趣。從這些小人書上,我知道了人有好壞、善惡之分,書中有個神奇的世界,是我未曾經(jīng)歷過的。小人書這個窗口把我從混沌狀態(tài)中引向求知與思索,讓我知道,書中的春天美過自然的春天。
識的字多了,讀的書也多起來,我再也不是那個僅僅滿足于看小人書的小女孩了。一有空,我就捧著本書讀!秲和膶W(xué)》《少年文藝》《東方少年》……這類書特別適合一個少年的口味,讀起來便津津有味;而《三國演義》《水滸傳》《儒林外史》《高老頭》《復(fù)活》等,就不像小人書那樣容易讀了,讀的過程中似懂非懂。雖然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但從這些書中,我依然看到了身外的世界,書籍又為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窗口,我在驚訝的同時又感到欣喜。
上初中后,學(xué)校圖書館為我熱情地敞開懷抱。它猶如一份免費的午餐,在這里我可以隨心所欲地借閱。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我都花在了讀書上。此時我讀書已不僅僅滿足于了解過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更開始了理性的思考。伴著閱讀,我學(xué)會了堅強、勇敢、自信。我深深地記得《簡·愛》中的那一段話:"雖然我貧窮,低微,不美麗,可當(dāng)我們的靈魂穿過墳?zāi),來到上帝的面前時,我們是平等的。"于是,我奮斗,我努力,我生命的春天也變得燦爛!
回首自己的讀書路,仍感念于書籍,與書為伴,我不再孤獨;與書為伴,我不再膚淺;與書為伴,我不再貧乏……生命離不開讀書!讓閱讀永遠(yuǎn)伴我成長。
書的詩意定會溫暖我們每個人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