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遠方作文
人生百態(tài),世態(tài)炎涼你我生于塵世,被世俗所牽絆,為生活所困擾。默默佇立于花叢間,猛然體會到,生活不僅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
高曉松,20xx年5月17日因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6個月。他在,《高曉松184天監(jiān)獄實錄》中寫道“生活不僅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詩與遠方可以泛指個人的高尚情操與個人內(nèi)心的理想。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在二十歲時開始了游宦生涯,以謀生路。于義熙元年陶淵明最后一次出仕。后程氏妹卒于武昌,陶淵明借此家解印辭官,正式歸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厭惡官場的險惡、人性的泯滅,于是“守拙歸田園”。他看淡了名與利,不茍且于眼下的生活,看到了詩與遠方,于是給后人留下了一個遠離紅塵的隱士形象。
面對眼前的痛苦磨難,我們在日后終將淡然釋懷。就如小時候我們總會為了一些考試時的分數(shù)而去想方設(shè)法的抄襲作弊,而現(xiàn)在在我們看來的確很是可笑。在漸行漸遠的生活中,必須有喜怒哀樂才能使人生更有意義。有的人說社會黑暗,有的人說社會很美好,這一切都源自心定。生活總會給我們開一個又一個的玩笑,當(dāng)我們被生活欺騙的時候,我們要想到自己不僅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美好。
人們的確是應(yīng)該腳踏實地、活在當(dāng)下,但其與憧憬美好的未來并不矛盾。云淡風(fēng)輕,自在安然。人生路上,別人只是匆匆過客,而我們才是真正的主角。我們?nèi)绻?jīng)常羨慕別人,那就會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我們不應(yīng)該忘了自己為什么而出發(fā)。
閑望水中月,輕撫素古琴。游山繪書畫,靜觀世流年;貧w自然,探尋本心,忘掉浮華,沉淀心性。淡然自若,怡然芬芳,追尋詩與遠方,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