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美——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窗外,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我無事可干,手指若無其事地在一排排書中漫步,突然被一本陳放已久的書吸引住了——窗邊的……小豆豆?這個書名兒可真有意思,豆子還可以種在窗邊?于是,我便趴在床上,用了一下午的時間把它讀了一遍。
“真好,要是我也能在這樣一所學院上學就好了。”我自言自語著。是怎樣一所學校呢?在這所學校里,教室是用電車做的,上課可以想坐哪兒就坐哪兒,可以先學自己喜歡的科目,中午可以吃從家里帶來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如果上午完成了一天的計劃,下午就可以去散步,可以脫光了游泳,可以爬屬于自己的小樹,可以做“韻律操”……是不是特別好呢?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就在這所學院上學,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巴學園”。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為我們講述了小豆豆在巴學園里的小學生活。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這個學校十分特別。
這里的教室是用電車做的。在這所學院里學習,就跟一邊學習一邊旅行一樣。車里有行李網(wǎng)架,車窗也全部是原來的樣子。要說有什么不同之處,那就是把司機的座位換成了黑板,把電車的長椅子拆了下來,換上了小學生用的桌子和椅子,桌椅朝著電車前進的方向擺放著。另外,吊環(huán)扶手也沒有了。其他的,天花板也好,地板也好,都是電車原來的樣子。這跟我映象中教室的樣子完全不同。
這里的教學方式很獨特。游泳時,大家都是完全脫光了游得,這是因為校長先生認為“在別人面前拼命的掩藏自己的身體,是不自然的事!毙iL先生想告訴孩子們:
“無論什么樣的身體,都是美麗的!
我認為這種裸體式的游泳,對那些身體有殘疾孩子是非常有幫助的,F(xiàn)在的人都是非常現(xiàn)實,非常物質的,對那些身體有缺陷的人是敬而遠之,這在不知不覺中讓那些身體殘缺的人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這里的音樂課和一般小學的音樂課不同。在巴學園,每天都有做“韻律操”的時間。韻律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達克羅茲,這時他提出的一種特別的節(jié)奏教育。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先生還經(jīng)常帶著學生出去野炊。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們體會到做飯的辛苦,并體會到做飯的樂趣。
這本書中有一個人物我不得不提到,那就是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其中,他說過的一句話令我為之動容: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fā)現(xiàn)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么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
就是這樣一位偉人(至少在我的心里是)奠定了作者一生的基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如果因為環(huán)境的原因,致使人心中的嫩芽枯萎,那該是多么遺憾呀!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帶給我的觸動很大,讓我體會到環(huán)境和性格對于一個幼小的孩子來說,是多么重要。什么樣的環(huán)境決定什么樣的性格,性格決定成敗,在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中成長,比什么都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散發(fā)出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