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日記游頤和園
游頤和園作文(1)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的學生參觀頤和園。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乘車來到了頤和園。一下車,便見入口處人山人海。我們隨著人流從東宮門進去,一路來到長滿各種各樣古樹的萬壽山,四處風景優(yōu)美,我們在石坊旁邊照了相,擔任輔導員的家長還為我們照了合影。大家又一路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長廊,長廊兩邊的柱子上繪著多彩的畫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穿過長廊,遠遠看見一座橋,“一孔、二孔、三孔……”,!十七孔橋,真雄偉!就像我們課文中的趙州橋一樣雄偉、堅固,只是孔數(shù)比趙州橋的多,我國古代的工匠真了不起!走在橋上,左右兩邊共有500多只形態(tài)各異的獅子,它又讓我想起了盧溝橋上的獅子,在我看來,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很喜歡。
頤和園是我國現(xiàn)存保護最完整的四大園林之一,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我們游玩得十分興奮,還有很多地方?jīng)]有去到,可是返校的時間到了。我們戀戀不舍地上了車,真希望下次再來游園。
四年級:吳陳子銘
游頤和園作文(2)
星期六,我和爸爸商量了一下去不去頤和園,我一聽到“明天去游頤和園”這句話,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星期天,我一大早就起來了。我一看,七點了,還有四十分鐘火車就要開走了,我急急忙忙的催促爸爸起來過了一會兒,我和爸爸出門了。坐上一輛公交車向火車站駛去。到了火車站我和爸爸坐上了火車到了頤和園。
我和爸爸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這條長廊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不知有多少間,我和爸爸去問服務員,才知道一共有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窗子上都畫著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看著非常舒服。
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我仰望山上,看見了一座三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是佛香閣,下面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是排云殿。
過了一會兒,我和爸爸登上了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我看見了昆明湖,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劃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游了頤和園之后,我很快樂,快樂的是:去了我國的大好河山玩,這大好河山就是頤和園。
四年級:李名揚
游頤和園作文(3)
那次游頤和園,真的可以說成是一次又驚險又快樂的旅程。
進入北門,穿過一條甬道,就來到了萬壽山的腳下。抬頭仰望整座山,山上有規(guī)格不同的小寺廟。處就是佛香閣。萬壽山真翠啊,翠得就像一塊無暇的碧玉,看著看著,自己仿佛變成了一株小草,種在這翠綠的山前,為大山增添了一份色彩。萬壽山真靜啊,靜得讓人情不自禁地閉上眼,聆聽它那美妙的音符,“叮叮咚咚、叮叮咚咚”,這是溪流奏出的樂章,“沙沙沙沙、沙沙沙沙”,這是樹葉拉出的音符。萬壽山真美啊,美得就連小花小草都聚集過來了。
走下萬壽山,穿過一條小路,就來到了昆明湖前。昆明湖的水清得能看到水底的細沙、小魚,如果自己就是一條小魚,生活在這肯定是快活無比。
繞過昆明湖,走過長廊,就來到了十七孔橋前。十七孔橋猶如白色玉帶跨在昆明湖上。十七孔橋橋面可以讓六七匹馬兒并行。十七孔橋更是精美啊,瞧,那些石雕小獅子多可愛啊,有的趴在媽媽腳下,有的坐在媽媽背上,還有的十分淘氣,竟抱起媽媽的腳來玩!鱾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
頤和園不愧為中國的皇家園林,一次的游玩讓我流連忘返,期待下次再來。
四年級:劉浩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