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我的家鄉(xiāng)是武漢,武漢是個美麗而富饒的城市。這里不但景點多,而且有名的小吃也很多。
我先介紹一下武漢最有名的景點——黃鶴樓吧:你們都知道黃鶴樓是天下第一樓,那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據(jù)說:黃鶴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古代武昌蛇山上有個酒樓,老板姓辛,辛老板很慷慨。一天,一個道士來飲酒,辛老板沒收那道士的錢,道士為了感謝辛老板,臨走時用橘子皮在墻上畫了一只仙鶴,從此,每當(dāng)有客人來飲酒時仙鶴就會跳舞勸酒,辛老板也發(fā)了財。可十年后那道士又回到酒樓,吹笛一曲,只見白云朵朵空中來,仙鶴隨之起舞,道士也騎仙鶴走了,辛老板為了紀(jì)念此事,就在蛇山建了一高樓——黃鶴樓。游過黃鶴樓的人都知道,不同朝代的黃鶴樓有不同的樣子。唐朝時,黃鶴樓與樓道聳構(gòu)巍峨,高標(biāo)卓立,四面有一些亭臺樓閣和角樓,不但可以在那里放哨,還可以去登樓攬景,不過當(dāng)時黃鶴樓只有兩層樓,但在當(dāng)時已是荊吳形勝之最。到了宋朝,黃鶴樓的形制是由樓、臺、軒、廊四部分組成的建筑群體。也只有兩層,每層翹角重檐,飛達四敞,十字脊歇山頂,那時的黃鶴樓樣子就像一座城池,左邊有一座橫著的平房,右邊有2座亭子。而元代的黃鶴樓還是兩層,二層樓的周圍有一圈走廊。有趣的是在黃鶴樓的前面有一座與二樓同高又和二樓用一座橋連接在一起,在前臺上和橋上有各種各樣的植物、石頭,可以給游客提供新鮮的空氣和休息的地方。元代樓從整體上看顯得華貴,富麗而秀逸。則明朝黃鶴樓也是兩層,但樓間分成了幾個房間,可以一起飲酒,一起吟詩作畫。樓前有一條長廊,可以供人們休息、吟詩作畫。明朝黃鶴樓不僅有明朝特點,還有宋、元時期的神韻。清朝黃鶴樓建于1868年,高七尺二丈,周圍有許多景點,其特點是:奇特壯麗,以前有句“遙看飄渺接蜃樓,近睇崢嶸疊霞奇。”更是展現(xiàn)出了一種神奇壯麗的氣質(zhì)。而最雄偉壯觀的就是現(xiàn)在的黃鶴樓了,現(xiàn)代的黃鶴樓高51.4米,有5層,加上5米高的葫蘆形的頂,比古樓高出20多米,古樓的底層各寬15米,而新樓各寬30米,因此人們不是對古樓修復(fù),而是對古樓進行重建,雖然還有一些古樓的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據(jù)現(xiàn)在的需要和人們對審美觀點的變化來設(shè)計的新黃鶴樓,新樓建在距舊樓一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圣像寶塔、碑廊、山門等景點。新黃鶴樓從外看有5層,但內(nèi)部卻又9層,在大廳里有10米高的白云黃鶴的陶壁畫,還有兩個7米長的對聯(lián),每層樓都有不同的風(fēng)格特色。黃鶴樓從古至今有172019年的歷史,從三國時孫權(quán)建的到今天的黃鶴樓,都有很多詩人在樓中題詩,其中最有名的是唐朝崔護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人們站在黃鶴樓上可以把武漢三鎮(zhèn)美景盡收眼底,還可以看到滾滾東流的長江之水和大大小小的船只,飛奔電池的火、汽車和川流不息的行人從長江大橋上穿梭,簡直是一副美麗的圖畫。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東湖,東湖是以水的面積大到中國第一大的城中湖來吸引游客的,東湖每年平均接待游客200萬人次,2019年時還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東湖景點主要為寓言園,寓言園是中國第一座以寓言故事的雕塑園,1955年修建,現(xiàn)已雕成11組寓言故事雕塑,還有有名的九女墩。相傳在太平天國占領(lǐng)武昌時有很多的婦女去參軍,可后來清軍攻陷城池大肆屠殺,有九位女兵壯烈犧牲。鄉(xiāng)人仰慕她們的英烈,將其遺骨合葬于此,因避清政府迫害,故不敢稱墳而稱墩。武漢景點多不勝數(shù),不能一一介紹,最后簡單介紹一下武漢的小吃:
武漢有很多特色小吃。如:熱干面、豆皮、臭豆腐、麻辣燙……熱干面是只有武漢才有的特色小吃。就是先把一些面放在水鍋中煮好,再用油來拌勻,然后在放在開水中淖一下,撈出放在碗里灑一些小蔥、香菜、小麻油……一些佐料,不過最主要的還是芝麻醬。拌好后聞起來特香,看上去就像“沙漠中的綠洲”,給人迫不及待想吃的感覺,吃起來更是爽口,就像是吃了仙丹,讓人有種飄飄然的感覺。武漢老通城的豆皮也堪稱一絕。豆皮的做法很簡單,先把糯米蒸熟,再放在用雞蛋和面粉做好的大皮子上,然后放在大鐵鍋里烤,加上油、干子丁、肉丁、小蔥、榨菜……考好后的豆皮像金子一樣,黃燦燦、亮晶晶的。吃起來香軟可口,讓人回味無窮。這些小吃都不貴,如果來武漢玩千萬別忘了品嘗哦!
我之所以愛我的家鄉(xiāng),是因為我的家鄉(xiāng)不僅風(fēng)景美,而且還有許多有名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