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阿廖沙比童年作文(3篇)
我與阿廖沙比童年作文(1)
我與阿廖沙比童年 ——讀《童年》有感南京市東山外國語學校 劉子淳 我們都知道阿廖莎是在苦難中長大的,因為他從小失去了父親,便與母親投奔到外祖父家去。雖然他的外祖父開了家染坊,但隨著家業(yè)的衰落,他日漸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這對于阿廖莎和她的母親來說更加是雪上加霜。有一次,阿廖莎犯了一點稱不上錯誤的錯誤,便被脾氣越來越壞的外祖父用樹枝抽得失去了知覺。在這種環(huán)境里,小阿廖莎與同年齡人相比,他一點也沒有體會到了家庭的溫暖。阿廖莎的外祖母慈祥善良,和我奶奶一樣,她聰明能干,熱愛生活,對誰都能忍讓,有著圣徒一樣的寬大胸懷。樂觀純樸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于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都給予阿廖莎力量和支持,使阿廖莎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再來看我們,我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愛和母愛中長大,他們常常關心我愛我,我感到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阿廖莎的童年比我差很多。讀了《童年》后,回憶起我的童年來,才感覺到父母為我付出了太多的關愛。每當我寫作業(yè)寫到深夜,爸爸都會端一杯熱熱的牛奶,對我說:“兒子,歇歇吧,喝杯牛奶吧,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話語中包涵著無限的關愛。我的媽媽任勞任怨,家務活做得井井有條,有一次,我5點起來上廁所,就看見媽媽在洗衣服,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母愛。我們的童年顯然比阿廖莎幸福得多,但阿廖莎在朋友的影響下以及自身的努力下,最終成為了一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這給予我們這一代人卻是很好的啟發(fā)。
我與阿廖沙比童年作文(2)
我與阿廖沙比童年 阿廖沙他自幼喪父,跟母親和外祖母到外祖父家過。但這一切才只是阿廖沙艱苦命運的開始。在外祖父家,那哪是人過的日子,整日活在親人的勾心斗角中。外祖父是一家之主,但并不是個好的一家之主,脾氣很暴躁,似乎在他看來錢比他的命還要重要好幾倍!阿廖沙時常因為犯了點并不大的錯被痛打一頓;兩個舅舅,一個騙子和一個自由思想分子,常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只為了分得一些看起來并不太多的家產去買酒喝;家中的女人全無地位,只是比奴役稍好一點,任丈夫打罵,發(fā)泄。這一切的一切給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之后,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這個給他的心靈留下陰影的地方),雖然他應該能夠在這里通過順從無意義的度過一生。但他沒有,他獨自一人走進社會,雖然他依然是個孩子,身心尚未成熟。他曾在許多的地方給人打雜這期間他飽受欺辱,但阿廖沙還是熬過來了,因為他一直有他自己堅強的精神與信念支持著。 而現(xiàn)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只用寫寫作業(yè),上上學,放假了還可以到處玩,玩電腦也不會有人管,絕不會有像和阿廖沙一樣被迫在外打工的事發(fā)生,怎么不可謂是幸福至極呢!還時時抱怨課上的多,放假時間短,作業(yè)太過多。與阿廖沙相比,我們實在比他幸福不知多少倍!而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好,還要挨打、受欺辱。讓人不忍看的一幕有一幕,讓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生活這個時期會怎么樣呢?也學會怨天由人自暴自棄了此一生呢!能像阿廖沙一樣忍受艱難困苦直至迎得光明的到來嗎? 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比以前退步太多太多了,遇到困難只知道逃避,退縮或通過其他途徑來解決,不愿多用用自己的力量。要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沒有經歷生存的辛苦,是不會得到真正的成功的!也許,我們真的得向阿廖沙學習。學習他不懈的努力,學習他堅強的精神,學習他頑強的意志。
我與阿廖沙比童年作文(3)
同年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快樂.美麗.精彩的,是永遠最美好的回憶?墒歉郀柣P下的這部《童年》中,一樣是小朋友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卻是痛苦的。 幼年時,阿廖沙的父親就因病去世了,所以后來,媽媽就帶著他來到了外婆家。阿廖沙在這個新的大家族中認識了許多不同的家庭成員。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自利的.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產而不顧一切的舅舅還有兩個表哥,當然,還有阿廖沙最喜歡的就是最樸實的一直都保護著阿廖沙的小次岡。每一次,外祖父用鞭子打阿廖沙時,次岡都會奮不顧身地鉆出來用自己的身軀替阿廖沙擋住鞭子。盡管他總是會被抽得渾身是傷,傷無完膚,可他依然無怨無悔。但身強力壯的茨岡,后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生生的壓死了……而從此以后,阿廖沙就再沒遇到過如此對他真心的人。 看完這本書,我為自己快樂幸福的童年而感到更加幸福。 從小我就在家人的呵護下長大,我是在蜂蜜中泡大的孩子,溫室中長大的花朵,爸爸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呵護,朋友對我的友好,讓我感到了世界上的美。 可是我還不知足,總是對他們奢求更多,而他們呢,也總是盡力滿足我。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我和阿廖沙相比我的童年快樂多了。 我應該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東西,感恩身邊的人,也要去關心像阿廖沙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