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憶事
小時候的回憶數(shù)不勝數(shù),可現(xiàn)在卻也只剩下零星一點兒,有時是如片花般閃現(xiàn),有時是從家人口中聽來的敘述。
我的童年曾在一個叫“芍藥居”的小區(qū)住過一陣,在我模糊的印象中,陽臺的日光總是明晃晃地把屋中的一切點亮,還有總是彌漫著溫暖氣味的臥室和印著卡通人物的泛黃的軟毯。
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樓下小鋪的刀削面。那時候我們家是這“順福面館”的?。老板娘人很好,是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一家四口漂泊到北京討生活。他們家有兩個兒子,我只是和小兒子打過幾次照面,而大兒子從未得見過的。但老板娘一提到自己的兩個兒子,臉上那會心的笑容卻讓我一直記到現(xiàn)在。老板呢,兼著著大廚,現(xiàn)在想起來這種女人招呼客人,男人做飯,兒子學習的家庭氛圍也的確是令人艷羨的。老板還有一手絕活,這也是我們常去他家吃面的緣故之一。他會將面團頂在頭上,然后用刀將一條條的面片削進開水鍋中。那面片就如同小魚,一下子都鉆入白色的沸水中,游蕩一會兒又都浮了出來,這時老板就眼疾手快地用抄勺將其撈出,再倒上鮮美的湯料,一碗熱騰騰的刀削面就做好了。
后來又吃過很多碗的刀削面,去過很多家的面館,可再也沒有遇上一位會笑著往你碗中多放兩片肉的老板娘,也再沒有有遇上過頭頂面團的刀削面師傅。以至于后來再去尋找那家小店,確實消失在了拆遷辦和城管大隊的鐵腕下了。
芍藥居那片地界,還有一個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是一片小小的廣場,上面落滿了灰白相間的鴿子,小小的我往廣場一跑,就可以呼啦啦地帶起一片鴿子來。那種站在廣場中看看著漫天因你而起的灰色羽毛飛舞的感覺,使年幼的我甘之若飴。同樣的,如果安安靜靜地站在廣場里,也會有不少膽大的鴿子飛到你的肩頭?上В髞砺爧寢屨f這些鴿子都在禽流感時被殺死了,為此,我還偷偷摸過幾滴眼淚,當然這也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