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童年
讀著這首詩,自然地就想起了我的孩提時代,因為爸爸媽媽上班忙,學校幼兒園作業(yè)又很少,所以除去媽媽每天指導我學習的一個小時和吃飯的時間,平日里放了學,我可以從6:30一直玩到9:30,假期就更不必說,每天和院子里的狐朋狗友瘋玩,就是那么一個操場大的小院子也能被我們從墻角泥玩到絲瓜藤,從追跑打鬧的比賽自行車,愣是從幼兒園玩到小學三年級也不膩,就不必說給我們一個地球啦,說不定還真能玩到天上去。
媽媽常說吃飽了才有力氣玩,那時我已經知道世界上還有一些孩子吃不飽飯,還須拼命干活才得以維持生計,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大概也有可能是因為吃不飽飯所以沒力氣玩耍吧。雖然媽媽一有空就教育我要學會家務活,早早幫家里做事,但是心里卻十分反感這種行為,因為它大大侵占了我的玩耍時間而且還總有種做了小大人的感覺,我不像書中作家那樣小時候多么期盼長大,卻一直想做小孩,當時覺得是因為長大了有很多作業(yè),如今看來理由只增不減。所以這次的詩歌一看到第二段,想到的就是讓那些平時吃不飽飯的孩子大吃特吃,還他們一個自由自在的童年,即使短暫,也會成為他們一生中最美的回憶。
小時候,我也不是沒與那群死黨爭吵過,而且次數(shù)不在少數(shù),但卻從未有過隔夜仇,剛吵完的兩個人在大家的勸說下?lián)肀б幌,就算是和解了。現(xiàn)在說起來也很好玩,明明兩個人吵完就后悔了,可是卻還要在大家面前表現(xiàn)得不情不愿,然而擁抱卻一如既往地兌現(xiàn)了。雖然過程別扭,但比起長大后的顧此失彼,放不下臉面去和好,再比起小說電影里形容的口蜜腹劍的大人們,那可是好了太多了。孩子們雖小,也沒什么規(guī)矩,更沒有國際上的外交禮儀、外交政策,但我相信把世界交給孩子們,世界會友愛、純良的。
然而以上所說的,都是我的童年時期,如今的孩子大多都已經失去能夠自由玩耍的機會了吧。隔壁的孩子,4歲,就已經報上了3、4個課外班,據(jù)說有英語、數(shù)學、鋼琴等等,我啞然雖對于小時沒報過藝術之類的課外班導致我現(xiàn)在對于樂器一無所知有些遺憾,但是也從未報過英語、數(shù)學等學科類課外班的我數(shù)學、英語一樣不算差,這樣做未免拔苗助長了?問起孩子的媽媽為什么報,她說:“其實我也不想報的,只是你不知道,現(xiàn)在孩子幼兒園的班上,誰不報幾個課外班?哪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沒有想到竟然是這樣的答案。
教師節(jié)回母?赐,卻發(fā)現(xiàn)操場上人煙已逐漸稀少,想起當年在操場上度過的歲月,竟然有了幾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味道。
現(xiàn)如今,減負并不是什么稀少的題材,但我還是想對家長們說:“還孩子們一個自由自在的童年吧,這樣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而不是每天寫作業(yè)學習,還會互相試探對方報了幾個課外班的孩子,孩子們固然會從我們手中接過地球,但正如詩歌所說的那樣,作者期待的是一個童真童趣,純潔善良的時代,而非書呆子的時代,所以,請不要將你們的期待,變成負擔,拔苗助長,往往適得其反。想想吧,你們也一定擁有過的吧,那青澀真誠的童年時代,那活潑好動的童年時代,請讓孩子們也擁有那樣一個美好的、我們已經無法得到的童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