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在我心中
祖國在我心中
1949年10月1日,在二十八聲禮炮的轟鳴聲中,在毛主席的莊嚴宣告下,我們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回首祖國六十年,中國由“東亞病夫”成了一個世界強國,每個方面都有了脫胎換骨地巨變,變化實在不勝枚舉!就拿我最喜歡的軍事來說,現(xiàn)在的中國擁有著許多在世界上領先的高科技武器,有威力無比的核彈、火力高強的“殲十”戰(zhàn)斗機、靈活善戰(zhàn)的“神盾”軍艦……,總有一天,我們還會擁有航空母艦等更強大的武器,我們的軍事力量足以抵御任何強敵的入侵,我們再也不畏懼八國聯(lián)軍、日本帝國了,歷史的恥辱將不會重演。
我知道,軍事的強大最應該歸功于我國的那些科技人員,是他們用不懈的探究與創(chuàng)造換來的,在他們心中為祖國效力是應盡的職責,義不容辭。在他們之中,我最敬佩的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是中國的導彈專家,舊中國時他遠赴重洋到美國留學。在當時,錢學森是著名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的得力助手,有著富裕的生活和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享受著優(yōu)厚的待遇。但是,錢學森無時不在思念祖國,一刻也沒動搖過回國的決心,愿將自己的所學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之中,盼望著祖國能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強大。新中國成立后,美國人更怕錢學森回國,對他進行軟禁,監(jiān)視行蹤。但錢學森還是克服阻撓毅然回國;貒,條件是無比艱苦的: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但錢學森始終堅持不懈在荒漠中秘密研究原子彈。白天他計算導彈的飛行軌跡;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又查找資料解決難題。正是由于他和其他科技人員共同努力,西北荒漠中終于升起了自己制造的那神秘的蘑菇云。
正如明代學者顧炎武所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僅是錢學森,還有錢三強、鄧稼先、朱光亞……這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這些讓我敬佩的科學家,將祖國從“東亞病夫”變成日益強壯的“亞洲雄獅”。是什么在支撐著他們?是什么讓他們取得輝煌的成就?是信念,是執(zhí)著,是對祖國的那份熱愛!在他們心中,永遠裝著祖國。
他們心中裝著祖國,每一個華夏兒女心中都裝著祖國!我們都是祖國的兒女,祖國是我們驕傲和自豪!
南京市力學小學 六(4)班 莊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