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350字五年級【三篇】
【篇一】
暑假里,我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里面的內(nèi)容大致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份,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的軍事斗爭。
我就講講三國鼎立中的“火燒赤壁”吧。曹操的前鋒部隊在長江南岸遇到了孫劉聯(lián)軍。曹操的士兵由于水土不服,很多人都生了病。雙方交鋒后,頗通水性的孫劉聯(lián)軍打敗了曹操。曹操被打敗后,派了兩位奸細(xì)前去詐降,然后便呆在軍營里靜候消息。幾天后,曹操的探子來報說,有人送了投降信來,還是東吳的黃蓋。曹操大喜,讓黃蓋三天之后乘船到北岸來。
后來黃蓋率領(lǐng)十艘大船,裝滿干柴和枯草,在上面澆了油,蓋了麻布,駛向了北岸的烏林。在距離曹操的軍營不遠(yuǎn)時,黃蓋讓各艘船的人點火,沖向了曹操的軍營。當(dāng)時的曹營被攻成成一片火海,曹操的士兵被燒的死的死,逃的逃。曹操只好帶著親信逃走了。
這場戰(zhàn)役,敗在了曹操輕信了黃蓋的苦肉計,又因士兵是北方人,不識水性,在陸地上他們是精銳之師,但遇到了水,他們的就成了烏合之眾了。加上曹操又太輕敵,總把自己想得太強大,才會掉以輕心,最終使這場戰(zhàn)役失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強者不一定就會勝利,弱者也不一定會失敗。天時、地利、人合加上智慧也能以少勝多。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軍事歷史小說,我反復(fù)看了好幾遍,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書。
【篇二】
我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許多人物,比如:劉備,張飛,趙云,馬超,關(guān)羽,呂布,典韋,黃忠,魏延,姜維,貂禪,王允,曹植,曹仁,諸葛亮,曹操,楊儀,司馬懿,司馬炎,孫皓,楊修,周瑜,阿斗,孫權(quán),呂蒙,馬謖,黃蓋,等等……這本書我最愛的人物是諸葛亮,因為他武義一般,但他這人特別聰明,好讀兵書,成為了一個的軍師.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因為它很重,所以殺傷力就大,而且,青龍偃月刀后面有個很尖的東西,如果敵人兩面夾擊的話,后面那個尖就會派上用場.所以我喜歡它.故事描寫了有三個國家在打仗,分別是蜀,魏,吳三國.
這本書中我喜歡的十七個故事是:千里走單騎,華容道,戰(zhàn)長沙,三個錦囊,三氣周瑜,割須棄袍,定軍山,渾身是膽,計收姜維,大破鐵兵車,失街亭,空城計,揮淚斬馬謖,蜀軍割麥,木牛流馬,葫蘆谷,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木牛流馬,因為諸葛亮用兩只匹木牛流馬就騙了司馬懿上千匹木牛流馬.我特別愛看這本書,我看完之后還想看,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篇三】
三國演義的故事起源于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最后歸于晉。描繪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再現(xiàn)了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一個個精彩瞬間,F(xiàn)在我給講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吧。
首先我講一下曹操這個人吧,曹操我喜歡他智勇雙全、樂觀、理想遠(yuǎn)大、慧眼識人、大方豪爽、膽大、敢作敢當(dāng)、性格穩(wěn)重、一視同仁、知人善用.但是我討厭他殘忍、多疑、為人處事的觀念不好“寧教我負(fù)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fù)我”。
再講劉備這個人,字玄德,號稱“仁義之君”,他是我喜歡的一個皇帝,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知人善用、寬厚待人、志向遠(yuǎn)大、心胸寬廣、但最后的失敗是他不分主次矛盾、好感情用事,最后為兄弟義氣而不顧國家大義。
我最喜歡和佩服的人就是諸葛亮,字孔明,他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fā)明家,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tǒng)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識天文地理、知陰晴、能呼風(fēng)喚雨,飽讀詩書、多謀善斷、神機妙算。他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中幫周瑜巧借東風(fēng),還有他的空城計令我太佩服了,我特別喜歡他.
在三國里還有很多很多我喜歡的人物,如忠勇無雙,義薄云天的趙子龍,忠義關(guān)羽等等,《三國演義》是一部很好看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