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鹿角寨
老家鹿角寨,是個座落在玉屏境內旗頭山腳下翠竹林中的侗家小山村。我是兩年前回的老家,豬年春節(jié)的鹿角寨之行讓我大吃一驚,朋友,你想知道我為什么大吃一驚嗎?請讓我一一道來。
首先,讓我大吃一驚的是老家眼前這條平坦厚實的水泥路。原來連接鹿角寨的路可不是這樣子。那是一條黃泥混和著石頭石子鋪成的通村公路,說得好聽點它是公路,說得不好聽點其實就是一條通車便道:路面遍布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坑坑,像月球的表面;泥路上黃牛水牛走過后留下的腳印,像個大麻子,不光難看還難走極了。有回,鄰居八十多歲的楊婆婆,失足跌倒在公路上水牛打滾時留下的水坑里,要不是發(fā)現(xiàn)得快,差點快要淹死啦。下雨天,拉建筑材料進寨子的載重汽車最危險,車輪一不小心就會陷進泥里,要把打滑的汽車推出泥坑,寨上動用了二十多個人在后面推,兩頭牛在前面拉,還用了幾十大捆稻草墊車輪下的路,才把車子拉出來。后來,這個司機逢人便說:鹿角寨路難,難于上青天。從那以后,只要遇上下雨天,再也沒有司機敢開車到鹿角寨來了。
在這條新修的水泥路上,我歡快地跳著唱著?粗愤吅诺呐D梅花,心中不由得想到了爺爺話:去年,村里實施了“一事一議”的好政策,鎮(zhèn)政府財政所出水泥,爺爺和村民們出力,不光修筑了這條亮亮堂堂的大路,聯(lián)戶路也修到了門檻腳。這下好了,爛泥坑不見了,落雨天我也能上街趕場了。我接著說:是呀,伯伯的小轎車也開回家來了。
老家的新房子多得讓我感到十分驚訝。那天,我和爸爸站在春茍叔叔家原址上,我用新奇的目光看了看周圍,咦,記憶中寨子里那些低矮的小木屋呢?記得前年爸爸帶我到小木屋群里的春茍叔叔家玩,爸爸和叔叔坐在火坑旁烤火,調皮的我卻在叔叔的家里到處逛。叔叔家里的木屋很簡陋:木板壁用篾片夾著,北風從板壁縫隙鉆進來,吹得人后背冰冷極了。真是火烤面前暖,風吹背后寒。仰起頭來,能看見屋頂瓦片間透出的亮光。春茍叔叔看見我在觀察他家的屋頂,不好意思的說:雨天下雨時,屋外落大雨,屋內落小雨,現(xiàn)在手邊沒有搞房子的余錢,過幾年再搞吧。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訴我前年春茍叔叔快要失火了,他的小兒子一不小心把點燃的爆竹扔到了木房子上,燃起火苗來了。幸虧叔叔看見的早,用水澆滅了火。
爸爸走進了翠竹林間掩映著一棟三層小樓房邊,高喊:春茍、春茍。有人笑著開門出來迎接:我看見的不再是哪個穿的身上縫著左一塊紅布,右一塊白布衣服的叔叔了,他穿著的棉衣還是七匹狼品牌的呢!我打量著眼前的樓房:明凈的玻璃窗,錚亮的鋁合金大門,粉紅色的墻磚,白色的欄桿,碧綠的琉璃瓦,好一座豪華、氣派的小洋樓。我從爸爸和春茍叔叔的對話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春茍叔叔上前年在政府的安排下,到蘇州的企業(yè)務工,一個月能掙三千多元呢。春茍叔叔拆了舊木房子,政府補貼了五噸水泥,自己花了六萬元蓋了新房。村子里像春茍叔叔這樣在外面打工掙錢,又依靠政府補貼的十幾戶人家都蓋了新房。怪不得,那些低矮的木屋都不見了。
聽著杜鵑的啼叫,聞著春蘭的濃香,我感覺到:春天真的來到了鹿角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