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3
“眼看就該耕地了,可是我偏偏死了一頭牛。這陣兒叫我這個倒霉人可怎么辦?一頭牛耕田,頸箍既容易脫落,犁出的壟溝也彎彎曲曲的。”
“要是不按時耕地下種,你上哪兒去弄糧食養(yǎng)活你的妻子呢?你這個壞蛋!”老太婆兇狠地罵著他,“決把牛牽來,把犁也搬來!我好好教教你這手活!”
不消一會兒,女婿就把犍牛牽到田里,犁和頸箍也準備齊全。丈母娘一刻也不耽誤,拿起頸箍,一半給犍牛套上,余下一半套在自己脖子上,接著對女婿說:
“你扶好犁杖吧,這會兒犁出的壟溝就筆直了。”
女婿遵照她的話扶住犁杖,丈母娘拉著犁耕起地來。差不多犁到田中央了,她才猛地醒悟過來。
“你怎么有氣無力的,象棵酸白菜?你自己把頸箍套上,叫你老婆扶著犁杖,照這樣把田耕好,再種上莊稼吧。”
“太好啦,媽媽,只是我求求您再大聲說一遍,好讓我老婆也聽個清楚。”
“我哪有工夫在這兒跟你這種呆子閑扯!”丈母娘用鼻子嗤了一聲,轉(zhuǎn)身回到女兒跟前,就照直溜回家去。她再也不想看見她的女婿了。
丈母娘回到她的村子,就向街坊造謠說她的女婿是個無賴,連老婆都養(yǎng)不活,光知道抱著他的口袋贊不絕口。她嘮叨得連鄰居們都膩煩了,她的老頭兒當然更是煩上加煩。后來他只得到女婿家去看個究竟。
“這可好哇!兩位圣賢眼看就要會面啦!”老太婆在一旁挖苦他說。
老頭兒不把老伴的話放在心上。他很喜歡女婿,初次見面就看出他是個刻苦勤勞的莊稼人;至于他妻子和女兒的為人,他是一清二楚的。老頭兒決定親自去看看女婿那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他剛剛走到田邊,就看見女婿套著頸箍,女兒牽著犍牛,兩人正在犁地呢。
“對,做得對,我的好孩子!”老頭兒興致勃勃的稱贊說,“你們小夫妻倆團結(jié)一心地干吧,好日子在后頭吶!”
女婿聽了丈人的鼓勵,簡直不知如何是好,可是女兒馬上向父親抱怨說:
“爸爸,他剛?cè)⑽业哪菚䞍,當面答?yīng)不叫我干活兒,可是這會兒我倒和他一樣地在田里從早忙到晚。”
“妻呀,你先別這么說,我們有言在先,只要口袋滿著的時候,你盡管袖手閑坐,不必干活。爸爸,當初不是這樣說的嗎?口袋倒空了該怎么辦呢?”
“對呀!”老頭點著頭說。“你快告訴我,現(xiàn)在口袋怎么啦?完全倒空了嗎?”
“怎能不空呢!除非我們不吃午飯,不吃晚飯,它才是滿的吶!”女兒回答說。
“那你就別吃午飯,也別吃晚飯好啦。那么著,你就可以袖手閑坐,不必干活,口袋也可以永久是滿的了。”父親說。
“我可不能挨餓呀!”
“既然如此,你從口袋里拿出來多少東西,就得再放進去多少東西!”
老頭兒發(fā)現(xiàn)女婿比他料想的還要聰明,心里挺快活;女婿也看出丈人是個通情達理的老人,就把他招待得特別殷勤周到。他們足足大吃大喝了三天,女主人擺飯端菜,忙得沒個消閑。老頭兒酒醉飯飽,十分滿意。女婿恭恭敬敬地送他出門,還裝了一瓶酒給他掛在脖子上。
老頭兒回到村上,老太婆已經(jīng)在那里等著他了。她遠遠瞧見他脖子上掛著一件東西,立刻尖聲喊叫起來,驚得左右鄰居也慌慌張張跑了過來。老太婆對他們說:
“我不是對你們說過,我的女兒落到無賴手里了嗎!誰要不信,就瞧瞧吧!這個流氓騙我給他犁了一半田,虧得我當天就跑了回來!可我那可憐的老頭兒卻讓他留了三天。說不定就在我耕好的那塊田里,又利用他耙地播種啦。你們瞧,他脖子上直到這會兒還掛著頸箍呢!”
她正談得起勁,老頭兒已走到大伙跟前。等大伙看清楚他脖子上掛的東西,都不禁哈哈大笑。老大爺當場把好酒分給鄉(xiāng)親們。農(nóng)民們快快樂樂地喝完酒,便異口同聲地說:
“喂,老大娘,您要是有這種頸箍,就掛到我們的脖子上來吧!”
從此以后,窮人家里的日子過得挺順心。他妻子時時刻刻地照顧著那個花口袋,取出多少食物來,馬上裝進多少食物去。
天長日久她養(yǎng)成了干活兒的好習慣,也就用不著那個口袋了。
安徽合肥長豐縣下塘小學五年級:boos級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