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叫不改
驢的叫聲放肆而刺耳,毫無情趣可言,但在我們班,偏偏有個別人像驢一樣肆無忌憚地一次次叫,害得我們一次次被罰,苦不堪言。
我這樣講,你也許認為我學藝不精,把“屢教不改”說成了“驢叫不改”,其實不然,我覺得用“屢教不改”不足以表達我們對那些非常不自覺的人的厭惡之情。
今天上午第一節(jié)課前,我們班幾個不安分分子比試學動物的叫聲,有的學犬吠,有的學雞鳴,有的學鳥啼,還有兩個“特別有才”的學驢叫,兩驢齊叫,惟肖惟妙,惹得我們全班同學哄堂大笑,熱熱鬧鬧的氣氛一直持續(xù)到我們的語文老師走上講臺。氣得我們平日里和藹可親的老師滿臉烏云,一上來就劈頭蓋臉地教訓了我們一頓,接下來罰我們放學后把第一單元的生字全部抄寫三遍,以示懲戒。不就是幾十個生字嗎,乘以三也就一百多個,不是多大的問題,我們都暗自慶幸,慶幸善良的老師只是讓我們抄寫生字,而不是課文。上午放學回到家,我們都乖乖地保質保量地完成了語文老師的罰單。
下午第一節(jié)課是數(shù)學,我們嚴厲的數(shù)學老師講完“圓柱的面積”布置完作業(yè)回辦公室拿東西,我們大家開始做作業(yè)。突然,那兩個學驢叫的同學再次亮開嗓子,放肆而刺耳地叫起來,由于他倆一高一低,所以座位一前一后,叫聲前呼后應,此伏彼起,惹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剛好我們的數(shù)學老師取東西回來,劈頭蓋臉地把我們吵了一頓,生氣地對我們說:“今天罰你們做兩張數(shù)學報紙,你們有意見沒有?”“沒有!”我們異口同聲回答。報紙是我們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yè),早做晚不做,有什么意見呢?所以,我們回答得響亮而干脆。我們聰明的數(shù)學老師很快意識到這樣無關痛癢的懲罰是個錯誤,馬上笑容可掬地對我們說:“很好!既然同學們接收罰單的熱情這么高漲,就把語文課本的第一、第三、第五課都工工整整地抄一遍吧。”我們一聽,頭都大了,因為老師所說的三篇課文都長得不能再長了,可有什么辦法呢?都是驢叫惹的禍,我們雖然是受害者,又能去找誰要個說法呢?沒想到封建社會“一人犯法株連九族”的刑罰又使用在我們這些新千年的孩子身上了。
俗話說:“狗改不了吃屎”,現(xiàn)在又該加一句:“驢改不了叫喚”了,驢們該叫的時候不叫,不該叫的時候亂叫;個別同學該說話的時候不說,不該說話的時候亂講,上天賜予我們一張嘴,是讓我們說事講理的,不是讓我們說廢話學驢叫的。
驢們。e再叫了!人要臉樹要皮,你們也是五年級的大學生了,適可而止吧,你們少叫三兩聲,大家輕松幾分鐘;你們少說幾句話,大家不會再挨罰。別再連累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