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博物館
時節(jié)到了冬至,合肥上空早早地飄落入冬以來第一場雪。而小區(qū)觀景河畔的垂柳還未脫下它青翠的外衣。我們出門向南,不用四十分鐘車程,便來到省博物館。它西接奧體中心,毗鄰天鵝湖畔,四周高樓相望,如指之并列。廣場上竹木環(huán)繞,苗圃相連,香樟,桂樹亭亭如蓋。這座主體五方,外觀青銅色的新館,珍藏著二十多萬件文物。承載著江淮故土悠久的文化歷史。
穿過一泓清泉,步入展覽大廳,去領略人世俯仰已千年的轉(zhuǎn)瞬間,細細審視移步換景般的精彩。一小段化石,一塊殘環(huán)斷片,十二孔石刀,黑白雙色的土陶,似乎還溢出酒香的酒樽,一件件真實見證了人類發(fā)展的風雨歷程,點點滴滴連綴成了一部光炳千秋的文明。拾級而上,我們仿佛穿梭在歷史的長廊里。當大家的目光才停留在紋飾精美,氣勢雄渾的鑄客大圓鼎。以及西周時對各國而言,在戰(zhàn)爭中必不可少的兵器時。又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一口直徑很大的鍋,被靜靜地安放在陳列柜的一角。斑駁的銹跡早已掩飾住它昨日依稀的風華。我們不知其經(jīng)歷了幾世幾何,昔日鐘鳴鼎食在歷史的哪一刻凝結(jié)成了永恒?風雨滄桑,歲月變遷,在時光的長河里未被煙滅,它執(zhí)著地存在,只是向我們述說那個塵封已久的往事嗎?夕陽下,長淮人家演繹的那段悲歡離合嗎?
觀者無言,它也不語。在心中裊裊升起的馀味,穿越了時空,不曾飄遠。
它靜默在那里,一如既往。似乎還在期待著它的主人們再一次歸來。哪些在它面前駐足觀望的人群,千百年過后,再也無人能攪動它平靜的心。置身于此,一種莫名的情感引領著思緒向亙古的大荒中走去。
館里別開生面地解說,足以勾起每一位初來者濃烈興趣。聲光電完美結(jié)合,生動逼真地展現(xiàn),歷史在歲月里再一次沉淀。清澈的,直逼你的眼。
樂者不言疲,觀者自贊賞。不覺已來到古建筑廳。寬敞的展廳被徽州民居占據(jù)了大半個篇幅,布局精致似一幅畫卷,慢慢地展現(xiàn)在你面前:小橋流水,粉墻黛瓦,山抹微云,在幾竿修竹地掩映下,處處浸潤著怡然和諧之美。
“發(fā)如雪--”一陣清脆的手機鈴聲響過,我們又在來時的路上凝神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