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年心情隨筆:走向小年
編者按: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流淌,轉(zhuǎn)眼就過小年了,年味也越來越濃了。
一早醒來已是五點多。五點多,對于一個喜歡寫作的人來說,應(yīng)該是黃金時段。喜歡寫作的人有兩個黃金時段,一是通宵寫作,一是凌晨寫作。這兩個時段,別人睡下了,整個世界都睡下了,或者都睡熟了,睡得很沉了。周圍的一切都安靜了,沉靜在一個人的世界里,可以說比天空的鳥和水里的魚更自由對自己說一些別人不想聽也不能聽的話,做一些別人不愿做也不想做的事。于是,感覺真是一個自由的人了。
就這樣,披衣起床,開燈,開電腦,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大腦此時如此活潑而清晰。順著這樣的思路,將以前寫過的作品進行適當整理,從中選取幾篇拿得出手的,再做認真的刪改;那些還要進一步加工的文字,又重新編排,單獨存放。做完這些事,一個多小時也就那么過去了。
睡意襲來,我又回到床上。等到再次醒來,已是九點多了。酣睡后的我,又精神抖擻開啟了一天嶄新的生活。
擁有這樣的日子,于我是最幸福的事情。不需要劈柴,不需要喂馬,偶爾傳來幾聲鳥叫,更多時候是來往的車輛鳴笛的聲音,來往的人群相互招呼,相互打趣。如此和美的人間,太陽也忍不住發(fā)笑,菜園里的那一片片菜地也忍不住開花了。
對著太陽笑過,對著花兒笑過,我又走進屋子,走進一個人的世界,也走進他人的世界,讀自己喜歡的文字,修改自己的作品。正巧有個編輯在群里吆喝:征稿,急需要征稿。
印象中,有一個很完整的版本,且正是他急需的。助人也是助己。那就把稿子給他看看吧,只要他喜歡。
我當只是編輯選稿,也沒有仔細修改了。想先給他看看,題材和形式是否符合他的要求。加他微信才知道,是大咖,是主任。主任看了,連用兩個大拇指夸贊,我知道這事有點靠譜了。趕緊說如果主任喜歡,我覺得有必要再完善一下。又仔細看了兩遍,修改了幾個地方,確保無誤再發(fā)他時,他又連連點贊。這一點也應(yīng)證了我以往跟人交往的經(jīng)驗:越是大牌,越是謙和低調(diào),也越好打交道。
剛弄完這個,大侄女打電話過來叫吃飯了。問什么時候去,是先去家里,還是直接去店里。因為當天是小侄女回門的好日子,親戚們都在一起聚聚也是習俗。我說還有點事,做完了如果快十二點了,就直接去店里吧。孩子很懂事地說:“那你先忙吧,等會去店里時再打你電話。”這樣,我就可以沉下心去做事了。
等到把另一篇作品修改好,時針快指向十二點了。我趕緊關(guān)掉電腦,離開書桌,準備出門。
吃完飯,睡意又襲來。在家里,就這點好,可以任性的。
剛睡下,又醒來了?磥,這一天注定不能久睡,一看時間,才一點多。不如起來做點事吧。又看作品,修改,整理……查看了幾個朋友的動態(tài),河北的王義和老師,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了,他不僅又發(fā)作品,而且在20xx年已發(fā)作品中,他的一篇作品入選全國精美短篇選,與鐵凝主席,王蒙主席等眾多文學領(lǐng)軍人物的作品收在同一個集子里。這是值得慶賀的大喜事,我忙在群里向他祝賀。之后,我又跟他單聊起我的作品,還有一些幼稚的想法,想請他為我參考。
他很真誠,也很熱心。趕緊把我介紹給梅編,還要把他的電話號碼和微信名片給我。真的非常感謝他的再次引薦,梅編那里正好搞活動,可能很忙。而當時,我們這邊正好停電,我也不急著等他的回復(fù)。
反正還有必要反復(fù)修改。這靜靜等待的時間就讓我多改幾遍吧。最近喜歡走進過去的歲月,翻閱從前的心情,這樣,可以讓我在撿拾過去的歲月中,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多有不當之處,有些甚至讓自己深感羞愧。但我相信:一個經(jīng)常反思的人,肯定要比那些從不思考的人進步快點。
在反復(fù)修改自己作品的過程中,我的思維也更加靈動而深刻。修改自己的作品,是寫作一個必經(jīng)的過程,更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以前,我最討厭修改,一氣呵成之后,就急于將作品發(fā)出去。這樣,不是一個好習慣。近年來,因為工作的原因,也因為人生的經(jīng)歷,我已慢慢沉淀下來,翻看自己原來的作品,才發(fā)現(xiàn)浮躁帶給一個人的到底是什么。有時,不僅不能繼續(xù)前行,反而阻礙了我前行的腳步。在有限的人生歷程,一個人如果還不斷退縮,那他離成功不是越來越遠了嗎?這是絕對不容許的。
也許,生命正是在這種反復(fù)的進退中消長的吧。
到了晚上,我已經(jīng)完全懈怠了。玩興一起,就忘記時間了。不知不覺,已是十點。聽完讀書,十一點過三分了,梅編應(yīng)該還在忙吧。反正期間已將修改好的作品發(fā)到指定郵箱了,只要告訴他一聲就行。正待給他留言時,才發(fā)現(xiàn)他已閑下來了,叫我直接把作品發(fā)給他。
我一聽,又開始興奮了。趕緊起床,打開電腦,將作品發(fā)給他。他說寫得不錯,叫我發(fā)照片?磥,這個作品應(yīng)該沒有問題了。發(fā)完照片,這一天,我終于可以安然入睡了。
小年前一天,大多編輯開始收工了,他們說忙碌了一年,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終于可以跟家人團聚了,終于可以在陽光下溫暖一下自己了。一個編輯粗略地統(tǒng)計了一下自己這一年審閱和編輯過的稿子,只能算算篇數(shù),字數(shù)是不能計算的,那是一個大得驚人的數(shù)目。
回想自己這一年讀過的文字,無論是外來作品,還是自己學生的作品,都是一個可觀的數(shù)字。在那些稚嫩與成熟的文字逡巡,閱讀那些充滿童趣與飽經(jīng)滄桑的人生,我覺得自己正在畫一個大寫的“人“字。
作者:蔣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