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小學生關于青年節(jié)的日記:釋放青春的能量
600字小學生關于青年節(jié)的日記:釋放青春的能量
五四時期,中華民族的命運風雨飄搖,憑著一種對祖國無比誠摯的愛和胸膛里燃燒的青春熱血。中國青年勇敢地走上歷史舞臺,吹響了革命求存的號角。在數千年封建專制主義陰霾未散的本世紀初期,中華民族的精神、理性、血氣、良心,在這一批年輕人身上像火山般噴發(fā)了,照亮了當時將明未明的天空。他們高舉著“德先生”和“賽先生”的旗幟,他們呼喚著國人的覺醒和反抗,他們面對反動軍警的棍棒輾轉從容。他們身上匯聚的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尊嚴、堅強和不屈!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歷史揭開了全新的一頁。從那時起,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歷史舞臺并承擔起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歷史重任;也是從那時起,從“五四”到“三一八”、到“一二九”,到昆明街頭反內戰(zhàn)、爭民主的集會,再到北京城里抗議美軍暴行的吶喊,中國青年,這批有血性有知識的好兒女,在幾十年光榮革命的歲月里,總是站在斗爭的最前沿喊出時代的強音,喊出億萬同胞的心聲!
“五四”運動樹立了不朽的歷史豐碑,然而更為彌足珍貴的是它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五四”精神是革命精神,批判精神,也是一種愛國精神。作為科學精神、民主精神和愛國精神的象征,“五四”是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源頭。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許多優(yōu)秀的精神傳統(tǒng)、思想傳統(tǒng)和學術傳統(tǒng),都產生于“五四”那個風云激蕩的時代,產生于以中華富強為奮斗目標的文化運動、社會運動和革命運動之中。中國現(xiàn)代史的走向,同那一代先進知識分子的精神求索緊密相關。先賢已逝,傳統(tǒng)猶存,“五四”精神是古老中國走向現(xiàn)代文明的火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