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影響一生
一本好書,影響一生
作者: 孔彤彤 發(fā)表于:-05-19
學生姓名
孔彤彤
性別
女
區(qū)縣
高淳縣
學校及班級
高淳縣實驗小學 五(7)班
親子共讀書目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學
生
讀
后
感
一本好書,影響一生
五(7)班 孔彤彤
有一本書,講述了一個動人的奮斗故事。它,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它,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海倫·凱勒寫的自傳。這本書寫了海倫·凱勒的一生她那艱苦而又不屈不撓的一生。海倫·凱勒以動人的手筆寫出來她內(nèi)心的激憤、傷心、高興,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她的內(nèi)心世界——一個不屈的靈魂。
海倫·凱勒是一個殘疾人,她在一歲多時生了一場大病。自此以后,便看不見、聽不見,更別說說話了。她一直生活在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之中,她是多么的孤獨。〉,她憑著一種對事物的好奇心,用手去觸摸它們,用心靈去感受它們。
可是,光靠觸摸來認識這個世界,又怎么可能讓充滿求知欲的小海倫滿足呢?于是,她的父母又為她請來了家庭教師安妮·沙利文。
自從沙利文老師進入了海倫的生活后,海倫的生活便豐富多了。她開始學習用手指來“說話”,大量地閱讀印成盲文的書。她那么的如饑似渴,以至于小小的手指都被磨破了。
她的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們雖然不是殘疾人,但仔細回想,卻沒有海倫·凱勒學習刻苦。自從看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后,我懂得了許多: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只有經(jīng)歷了許多坎坷的人最終才會達到頂峰。雖然海倫·勒是個殘疾人,但她卻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識,而我們呢?只有失去后才懂得去珍惜。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海倫抓緊時間,不停地學習、學習、再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海倫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終于,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看完這本書后,我不由地感嘆:這個女孩實在是太頑強了,她對知識的渴望是多么的強烈,我們既然是健全人,就更應該努力學習了,海倫·凱勒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家
長
感
言
閱讀讓我們感謝生活
有位哲學家曾經(jīng)說過:“勇敢寓于靈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強壯的軀體。”這正是對海倫一生的真實寫照。海倫憑著一顆堅強樂觀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海倫以真實、自然的筆觸再現(xiàn)了自己豐富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告誡我們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樂觀、堅強地面對和戰(zhàn)勝一切困難。雖然這部偉大的作品,距現(xiàn)在已有百多年,但重讀這部著作,我們依然能領略到其閃耀的光芒——人類的精神遠遠超越了時空的限制。書中人物所展現(xiàn)出采的品質(zhì)、意志、耐力等強烈的震撼著我們一家,讓我們感謝生活,讓我們快樂的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