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傳》有感作文(2篇)
讀《水滸傳》有感作文(1)
最近我拜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的作品——《水滸傳》。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也是中國古代優(yōu)秀長篇小說之一。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故事敘述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各路英雄豪杰匯集水泊梁山,聚眾起義。他們舍生取義、英勇善戰(zhàn),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家伙們聞風喪膽;他們除暴安良、仗義疏財,深受當?shù)匕傩盏姆Q贊。小說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每個人物都具有一個富有特色的“綽號”。如:花和尚——魯智深、黑旋風——李逵、行者——武松……使人看了以后回味無窮。
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花和尚——魯智深,他雖然生性魯莽,不拘小節(jié),但他那種仗義助人、舍身取義的精神卻令人敬佩不已。魯智深原名魯達,在延安府老中經(jīng)略相公處當提轄。有一天他與九紋龍——史進在酒店里喝酒,聽見旁邊有對父女在啼哭,忙上前問原由,原來是狀元橋下賣肉的鄭屠想霸占他的女兒給他做妾,魯達一聽,火冒三丈,忙掏出身邊的銀兩,叫父女倆馬上收拾行李讓他們回老家,然后自己去教訓鄭屠,沒想到失手打死了鄭屠。無奈之下,便去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法名智深。
而這種仗義助人、舍身取義的精神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覺得我們小學生不僅要讀懂這種精神,更要發(fā)揚這種精神!
讀《水滸傳》有感作文(2)
讀《水滸傳》有感
中國的四大名著我已經(jīng)看完了,印象比較深的就是施耐庵寫的《水滸傳》這本名著了。
故事發(fā)生在北宋時期,是說梁山泊上的好漢除暴安良,仗義疏財,贏得許多人的贊賞,并吸引了更多好漢,他們紛紛來投靠梁山好漢,最后他們便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團體,以及時雨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個好漢都紛紛坐上了忠義堂里的交椅,他們?nèi)匀唤俑粷殻傩諢o不稱贊。
《水滸傳》塑造了眾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剛烈的武松,以及逆來順受、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林沖,都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一個字:義。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yōu)榱苏x,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jīng)被凍結(jié),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義,也可以解釋為義氣。《水滸傳》中的黑旋風李逵他生性魯莽, 性情暴躁,經(jīng)常為小事與他人發(fā)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家伙們聞風喪膽。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fā)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舍身炸暗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xù),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我要讓“義”字時時在我身邊,也永遠刻在我的心中。
簡評:小作者不僅讀書,還能“評”書。在《水滸傳》中,他看到了“義”字。“義”字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一部分。但是,我們怎么正確地認識它,并且與朋友義氣、江湖義氣區(qū)別開來?小作者有著精辟的見解,很不錯。只是第二部分的解釋與第一部分的解釋,好像有重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