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的自述
我是一只小小的蟬。我剛生下來的時候,卵是長條形的,呈牙白色,有光澤,兩頭有蒂,兩毫米長,半毫米寬,我和我的兄弟們成串排列,有時略有重疊。到了九月底,蟬卵變褐色。十月初,我們前端出現(xiàn)兩顆深褐的眼睛,我們就差不多能看見東西 。我們在幼蟲的時候呈錐形,兩只前肢連在一起,像是魚鰭。我就是靠活動四肢來鉆出卵殼,爬出纖維質(zhì)的小孔?椎朗知M窄,只能一只幼蟲通過。而且由于蟬卵不是首尾相接,而是有一點(diǎn)重疊,后面的幼蟲還必須穿過前面的卵殼。而且一路上不斷有礙事的觸須、伸長的前肢,以及自己腹下的尖刺扯扯絆絆延長我出洞的時間。由于一個孔洞的卵幾乎是同時孵化的,這要求前面的盡快離開,好給后面的讓開通道。
我大約用了半個多小時,才爬出孔洞。一來到外面,我就要蛻皮,只留尾部一點(diǎn)在身上,然后我們掛在樹上,在下地之前,我要伸伸腿腳,試試力氣。我落地之后,需要一塊松軟的泥地,以便鉆進(jìn)去,藏在土中。當(dāng)我刨開一個洞之后,我就鉆進(jìn)去。然后我就要在地下生活四年,這四年看不見白天黑夜,看不見春夏秋冬,而我就一直這樣在地下生活著。
四年之后,我爬出地底,我激動萬分。我找了一棵小樹,在上面休息一會兒,然后我開始脫殼了。脫殼的時候,我會裂開背上的中線,露出蟬體,慢慢擴(kuò)大。緊跟著前胸皮也開始分裂,裂縫由上直達(dá)后背。我是頭頂先從皮套里出來,接著喙、前肢、后肢、蟬翼按著順序脫了殼。
從此我開始了我的歌唱生涯,但是只有五個星期。有人可能會覺得我們吵,但是如果你在地下生活了四年,然后爬出地面,你也不會這樣嗎?
我是一只小小的蟬,一只小小的、歌唱的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