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小巷
也許我與小巷有著前世的緣分,我總喜歡漫步在這繁市中的小巷。
傳統(tǒng)的紅磚房,房檐微微翹起,似極了一對對的牛角。墻角上依著幾棵小草,綠油油的苔蘚將房子與平地接連在了一塊,一幢幢紅磚房安靜的排開,似乎要訴說一個個美好的故事。
紅磚房旁的小徑里,幾個小孩子玩著彈珠,彈珠擊響,激活了沉默的墻,清晨響起悅耳的樂章。往小徑看,是紅磚墻;往小徑走,是靜謐與安詳,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紅磚墻組成了紅磚區(qū)。原來它們不寂寞!
再往小徑走過去,就聞到一股濃郁的奶香,轉(zhuǎn)頭看,原來是面包店開門了。沒有冰箱、沒有桌椅、沒有燈光、沒有豪華的裝潢。只有一個玻璃櫥窗和木匣子,玻璃櫥窗里頭裝著一個個、熱烘烘、香噴噴的包子。一個小女孩點著腳尖,仰起頭,用甜甜的童音說:“換零錢!”小女孩手里拿著100元,但眼睛卻沒有離開過那個玻璃櫥窗。她癡癡的笑著,牙齒在黝黑皮膚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潔白,更加耀眼。面包店老板接過錢,打開木匣子,在那堆零錢里數(shù)啊數(shù)。他眼睛瞥了瞥小女孩,笑了笑,然后把錢遞給小女孩。意外的是,小女孩沒有像我想的那樣難過與不舍,而是蹦蹦跳跳的回家了。我感到不解,但后來我才慢慢想明白了!
小巷的盡頭正是某村村尾。華麗的大理石村碑在這里顯得有些突兀。村尾有間雜貨店,沒有空調(diào)、沒有琳瑯的商品、沒有先進的電子設備。陳舊的木板上擺著一些我曾未見過的零食,還有簡陋的收銀臺和嗡嗡作響的冰柜。吸引住眼球的是,店外放著一套結(jié)實,但有些年齡的實木家具。三兩個老人坐在那兒,桌上擺著一架古老的收音機。收音機里的粵曲夾雜著少許嘶嘶聲,在小巷里回蕩。老人時不時哼上一兩段,他們臉上泛著紅暈,與椅子上的朱紅色相得益彰。店內(nèi)有些昏黑,但仍能看見一男子裸露上身,肩上背著一把似乎有著故事的吉他。他面前那臺古式電視機閃著微弱的光,微弱的光使我看不清他面前。長長的東西是什么,是衣桿還是麥克風?但那微弱的光使我看見了,看見了那個沉溺在音樂、徜徉在快樂、執(zhí)著于夢想里的男子。男子與外頭的老人似乎是在比賽?也許真的在比,只不過他們都不小心走到一條路上。
藍藍的天,白白的云,紅紅的墻。濃郁的奶香,嗡嗡響的冰柜,閃著雪花的電視機。彈珠與墻的合奏,嘶嘶響的收音機與老人的交融,男子與老人的“斗曲”。歡快的小女孩,殷實的面包店老板,快樂的老人,追夢的男子。
鋼筋水泥的森林,也許會是現(xiàn)代人的向往,但,昔日的小巷,才是我安靜心靈的歸處。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能在您飛奔時別折皺這美麗的畫卷嗎?能守住我心的家園,別讓我心迷失嗎?
守住小巷,守住心靈的歸處!
初三(20)班
鐘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