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著 錯過著
陪伴是accompany,是花苞,是閃電,是花兒的初放,是歌曲的前奏,是一切故事的開端。
錯過是miss,是凋零的花瓣,是雨后的潮濕,是花兒的枯萎,是歌曲的前奏,是故事的末尾。
miss同樣也有思念的意思,于是,我把它理解為“錯過的同時才會想念。”但在想念的路上,并沒有accompany出現(xiàn),于是陪伴著,就未曾想念。
陪伴的故事并不難尋覓,每個童話的結(jié)局都無非是“王子陪伴著公主幸福的生活在城堡里,永遠(yuǎn)不曾離去。”但永遠(yuǎn)是多遠(yuǎn)?世界上從來就沒有過永遠(yuǎn),我們可不可以說成,最后,王子和公主還是錯過在時間的洪流中,錯過在生死的鴻溝里,剩下的只是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與可有可無的守望。
就像那部《飄》的結(jié)尾,那部年代略有些久遠(yuǎn)的影片或是那本厚重的名著,當(dāng)一切都已經(jīng)到了結(jié)尾,對不起,我只能從你身邊錯過。面對著夕陽,斯嘉麗的裙擺被染成了亮麗的橘色,背景在這樣絢麗的襯托下變得迷離,變的黑白。水天一線,溫柔而蒼白。于是,直到錯過了這段愛情,斯嘉麗才開始學(xué)會想念,在大段大段的陪伴里她未曾在意過最后的錯過。
有人說過,長大就是會習(xí)慣許下諾言,然后再把他們打碎。于是我就想起了那本《小王子》,小王子對他的玫瑰許下陪伴的諾言,于是就有了這樣的一幅畫面,一株獨一無二的玫瑰,搖曳著已經(jīng)干枯的花瓣和幾根單薄的刺,在守望中一點點破碎,而許下誓言的人卻打碎了諾言,在錯過的瞬間后不會再回來,他曾經(jīng)那么認(rèn)真的陪伴,結(jié)局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錯過。像那狐貍,他對它許下過陪伴的諾言,立下過馴養(yǎng)的契約,但他最終還是從他身邊無奈的離去。所以,那個長滿了金黃色麥子的地方,那種令人望而生畏的璀璨的顏色旁,總會立著一只孤單的狐貍,他的眼里有一種滿溢出來的哀傷。它在等一個頭發(fā)和麥子一樣金黃顏色的人,他碧藍(lán)的眼里映著璀璨的金黃。
所以,我想小王子是不是已經(jīng)長大,在他打破誓言的那一刻,在他錯過那些等待他陪伴的朋友的那一刻。我想所有的人是不是都要長大,因為每個人都許過陪伴的誓言,而所有的人也都將在北緯東經(jīng)中,在年年歲歲里,在生老病死旁永遠(yuǎn)錯過。
于是我忽然想起了在天涯海角看到的那片海,她不知道經(jīng)歷過多少年代,在她的歲月里,時間只不過是疲憊的游戲。她的身旁曾經(jīng)走過不知多少父子,多少母女,多少情侶,多少夫妻,多少姐妹和多少兄弟,多少人都來天涯海角見證奇跡。那片海域不知見證了多少陪伴又經(jīng)歷了多少分離,所以我想她只能無奈的銘記,陪伴過后盛開著錯過和分離。
既然我們懂得那為什么不去珍惜,珍惜生命中所有的陪伴與點點滴滴。在陪伴的時候試著思念,在陪伴的時候試著留意,那些玫瑰,那些麥田,那些生命中終將錯過的人。銘記那些刻骨銘心的陪伴,在錯過時,也許就不會留下那么多的遺憾,盡管依舊想念。
教師評語:很認(rèn)真地讀著你詩一般的語言,體會著海一樣深刻的哲理,誘導(dǎo)著一個自詡經(jīng)歷豐富,自詡見識廣博的老師,走心地去體會著每句話背后的東西,那種難言的失落,那種刻骨的情感,還有那份對生的啟迪,久久地占據(jù)著我的心,無法自拔,這就是文字的魅力,這就是懂得駕馭文字的人的魅力,于是,油然而生一份敬仰:這樣的孩子將來可了得呢!這么幼小卻擁有著多么龐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