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小山村〉作文4篇
李宜人 每當(dāng)翻開這本相冊,我都會想起那個小山村,想起“記憶它變吧,不停地變化凝結(jié)成冰冷的照片”這句歌詞。那個小山村有著關(guān)于我的許多記憶,都儲存在這本相冊里。 泥濘小路這個村子里有一條小路貫穿全村,這條小路是充滿泥濘的,看這張照片,它就是這條泥濘小路,這條小路是用黃土鋪出來的,晴時,“大風(fēng)起兮滿眼花”,晴天的風(fēng)載起了灰塵,走在這條路上滿眼昏花”,雨時,“雨雪落時一身沙”,下雨或下雪時,這條小路變滑了,泥土也濕了,如若不小心,便會一腳一滑,摔的滿身都是泥沙。這條小路卻沒有因泥濘而顯得丑陋,反而因為路上的泥濘與路邊的花草相襯而美麗。路邊的花草很多,小時候在路上走的時候,總喜歡順手扯一根狗尾巴草叼在嘴里,小路雖泥濘,但并不坑坑洼洼,它是唯一一條通全村的路,村民們都很愛護(hù)它,會經(jīng)常填坑,加土,使小路更加平坦,很長時間過去了,昔日的小路已鋪上了水泥,而泥濘也只出現(xiàn)在了記憶中。 邋遢老人這張照片中的我揮舞著一把小鋤頭,這把小鋤頭是住在爺爺家旁的一位老人的,而在記憶中,他邋遢的一塌糊涂,他的頭發(fā)永遠(yuǎn)像鳥窩一樣亂糟糟的,臉上永遠(yuǎn)是黑的花臉貓樣的,衣服破破爛爛。他的眼睛很大,卻暗淡無光?伤难劬艽螅瑥奈骞倏梢韵胂笏贻p時肯定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小伙子,但現(xiàn)在他就是一個頹廢的老人。他家里滿是稻草,異;璋,他的床與豬窩連在一起。他很少笑,可每次見到我就會笑一下,然后嚇唬我,我都會驚慌失措的跑開,從未正眼看他,只會在暗中仔細(xì)觀察他,爺爺每次看到都會嘆一口氣,似呼在惋惜什么……從我記事起他就一個人寂寞的生活在這個破亂的房子里,說是房子,可我覺得說草棚更貼切。每次假期我回去有好吃的爺爺總會讓我給他送些去,最開始我把他當(dāng)叫花子調(diào)戲,拿著吃的伸到他面前,當(dāng)他手伸過來接時,我就突然拿開。每次都要調(diào)戲半天才會給他;厝ミ津津有味的講給爺爺聽。誰知爺爺聽完很嚴(yán)肅的批評了我。爺爺告訴我他按輩分也是我的爺爺,那時候因為家里窮一生沒娶妻生子。雖然過的清苦,但很勤勞善良。村里不管那家有事他都很扎實的幫忙,從不偷懶。爺爺還說:“他特別喜歡小孩子,小時候他沒少抱你,只是這兩年他身體差了,沒人照看,才變成這樣的!甭牭綘敔斨v完這些,我再也不把他當(dāng)叫花子調(diào)戲了。時不時的也和弟弟到他跟前逗留些時候,他總會很和藹的跟我們問長問短,叮囑我們玩耍時要小心,別摔著了。也給我們講他年輕時的一些事。從他的言談中我知道他在干完自己的活時,總是很熱情的幫助村里的沒勞力人們,并且從不要工錢。慢慢的我從心底尊重他,也敬佩他。一有好吃的不要爺爺吩咐就主動給他送去,他也把我當(dāng)親孫子一樣心痛著給我講故事,村民給的好吃的他也會特意的給我留著。每次看到他那枯老的身軀,就一陣心酸……他還沒爺爺大呀!有一次我回老家去,下車就覺得眼前缺少了什么,急忙問爺爺那旁邊的棚子呢?爺爺說老人去世了,棚子拆了。我的心突然有一種說不出滋味的悸動……這個邋遢的老人就這樣成了我的記憶,成了我記憶中的小山村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應(yīng)刪除一些內(nèi)容)
兩棵橘樹那張照片我蹲在兩棵橘樹下,這兩棵橘樹繁榮茂盛,綠的賞心銳目。他們像親兄弟一樣在爺爺家門前站了很多年,每年秋天,他們會結(jié)著繁碩而甘甜的橘子,夏天,則用那清淡的綠意給我?guī)頉鏊K麄兙拖裎业呐笥,伴我成長,給我留下快樂。可爺爺要蓋新房,他們也從我的視線里消失了,也成為了我的記憶……記憶中的小山村還有很多很多的照片刻在我的腦海里······它永遠(yuǎn)寧靜,祥和。給我的童年帶來無盡的快樂與辛福,我把這份記憶融入這本相冊,讓這寧靜,祥和,幸福伴我一生。
記憶中的小河 ( 陳圓圓) 它好似一條發(fā)帶,裝點著大山的美麗;它好似一個孩子,圍繞著大山奔跑;它好似母親,養(yǎng)育兩岸兒女,它,是家鄉(xiāng)的小河。一年級,我是在家鄉(xiāng)的注視下度過。和我做伴的,不光是朋友,親人,還有蝴蝶,貓,狗等小動物和那條母親河——村里唯一的一條河!皣u,別出聲,小心把魚兒嚇跑了!”前面帶頭的壓低聲音,眼睛快要貼到水面上了,后面立馬安靜下來。躡手躡腳,仿佛做賊似的。“快,別讓它跑了!”不知是誰打破了靜寂,大家一窩蜂跑了過去。“是魚!”這簡單的兩個字是所有人興奮不已,跟在魚兒屁股后頭轉(zhuǎn),“咚咚咚”周圍濺起陣陣水花,一不留神,便會摔倒,一個個落湯雞并沒有放棄抓魚行動,經(jīng)過一番折騰,一條花生大小的魚沒有逃出我們的魔掌,雖然很小,但是它是我們的收獲,我們的“戰(zhàn)利品”。這條河,存留我的童真。當(dāng)然,我與這條河的“親密接觸”不光是快樂也有傷心、痛苦。
“哈哈哈!瘪R上要過年,大家互相道喜,我們小朋友最是高興,這不,大家決定過河爬山去。一條“長長”的火車出發(fā)了,一路上,我們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笑容早已“凝固”在臉上。我和一個好朋友走在最后,說說笑笑,不知不覺,被他們“遺棄”了。我可不想當(dāng)老幺,還是走快點,走到路中央的時候,我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身體開始傾斜,在0.01秒以后,“啪”的一聲,不錯,我落水了。心里的恐懼和涼水帶了的冰冷的餓感覺一起“嗖”的涌上心中,我如傳說中的水鬼,慢悠悠的站起來,周圍的河水早已染紅,我哇哇的驚叫著,右手一個花生粒那么大的傷口不斷“吐”血,朋友們急忙把我送回家。那條河,存留著我的血與淚。
時間過得真快,五年后,我又站在河邊。望著那條河,我覺得應(yīng)該為它做點什么。大家找來比較大的石頭,憑借自身的力量,將石頭搬到河邊,我們要搭石橋,這條河雖然不是那么寬那么深,但來來往往的人多不方便啊,要么脫鞋,要么就要做好感冒的心理準(zhǔn)備!芭尽笔^落地了,我們隔幾十厘米放一個,這樣,不論是年邁的老人還是蹣跚的孩子,都可以輕松的過河。一天,兩天,三天……為搭個路,大家都受傷了,可沒關(guān)系,這條河哺育了我們,現(xiàn)在,便回報了。這條河,存留我的希望。這條河,帶來了那么多禮物給我,而我能做的微不足道,這條河,不管是十年,還是一百年,它永遠(yuǎn)存活在我的記憶中。
記憶中的竹林 (李洋)
有些東西,總是忘不了。連時間的推移也無法使它被淡忘,反而使我記憶猶——我記憶中的那片竹林。老家的后面有一片竹林,小小的,不大,卻是我童年時玩耍的寶地。離開的時間里,我對它念之甚深,許是那里留下了我一串串美好的記憶吧!
春天,是萬物復(fù)蘇的季節(jié)。竹子在一場場春雨的澆灌下,長得飛快,幾乎一天就要長個一節(jié)兒呢。春天的風(fēng)是輕柔的,輕輕地拂過臉龐,似母親的手一般。我和竹子常常陶醉其中,搖頭晃腦,迷迷糊糊間,我竟恍若自己也是竹子。微風(fēng)吹拂,竹子唱起了歌:嘩嘩嘩,嘩嘩嘩。鳥兒也來湊熱鬧,鳥兒呼朋引伴也唱起了輕快婉轉(zhuǎn)的曲子,與竹子表演二重奏。在遠(yuǎn)處看,搖頭晃腦的竹子像是綠色的海洋,時不時卷起一個波濤。夏天,炎熱異常,人和動物都沒了精神,植物也打了蔫兒。我卻一點也不擔(dān)心,我常和爺爺奶奶呀去竹林納涼。竹林外又熱又悶,和蒸籠一樣。竹林里卻涼風(fēng)陣陣,無比涼爽。奶奶經(jīng)常安靜的繡著鞋墊,爺爺也靠在椅子上打著盹兒。我只好一個人玩,竹葉密密匝匝將太陽光擋住,卻也有一些漏網(wǎng)之魚。一點點,一點點,交織成了一張金色的大網(wǎng),而我,爺爺,奶奶就在這張網(wǎng)里。每當(dāng)想到這兒,我就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爺爺被驚醒后,還常常二丈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地看著我。還以為自己出了什么洋相了。于是,整個驕陽似火的夏天,我便在這片竹林中度過,想想還感覺夏天過得好快了!
秋天,雖然不寒風(fēng)刺骨,但大抵還是挺冷的。我卻和小伙伴們忙得不亦樂乎,忙著摘菊花。我常常去竹林,竹林里的菊花很茂盛,也很大。所以,每次都是我采的菊花最好。小伙伴們?nèi)蘸笠踩ブ窳植删栈,偶爾,我們也會玩一些小游戲,什么過家家啊,你拍一,我拍一啊。因此,竹林里常常想起我們開心,爽朗的笑聲。冬天,景象凄涼。樹木的葉子早已掉光,樹木都成了光桿司令,竹子卻傲立著,一身惹眼的碧綠,煞是可愛有趣。我和爺爺常常去竹林里拾一些枯枝枯葉,拿回去生火。聽著火堆里噼噼啪啪的聲音,不知不覺間,竟已度過了整個寒冷的冬天。我記憶中的那片竹林,讓我念之甚深。許是它承載著我美好的記憶吧!
一想起那片我久違的竹林,眼前就好似出現(xiàn)了她那婀娜多姿,清麗映日,柔弱似那江南女子,堅韌似那風(fēng)雨麗人的身影,那讓我思念已久的身影!
記憶中的家鄉(xiāng)山水★★★★★(唐婷婷 ) 時光的輪盤又轉(zhuǎn)過了一輪四季,看著在歲月的打磨下漸漸變樣的山水,我的心中滿是心痛和思念。還記得,那時的山是翠綠的,是挺拔的。一眼望去,滿是青,還是綠,那么的沁人心脾。走近,柳葉飄飄,鮮花朵朵,好一派生機勃勃。慢慢向上,嫩綠的枝葉,格外地?zé)崆楹每,引人注目。再看看路邊,滿是粉與綠的點綴,那蓬勃向上的姿態(tài)正等著雨姑娘的滋潤。再過轉(zhuǎn)彎,忽然出現(xiàn)的農(nóng)田一片綠油油,一片金燦燦,還有幾個悠閑的老人在其中漫步,閑聊。農(nóng)田的正上方是一片清幽的竹林,青翠欲滴的葉子隨風(fēng)起舞,奏響起一首輕快的樂曲。快到山頂,先是幾個拐彎,連著一條羊腸小道,但越過之后便是一片平野開闊,久久凝視著山腳下的竹山城,心里滿是溫暖。還記得,那時的水是清澈的,是見底的。遠(yuǎn)遠(yuǎn)望去,仿佛一塊毫無瑕疵的翡翠,她是多么的美。〉搅讼奶,那便是人們的天堂。經(jīng)過時,總會聽到河邊的歡聲笑語,看到水中的圈圈漣漪,滿眼都是晃動著的石頭的身影。河邊有一群的阿姨,洗菜的,洗衣服的隨處可見,只要渴了,捧起水就能喝。這兒還是魚兒們的天堂,清澈見底的河水哪兒都能看見它們那調(diào)皮的影子。這條存在了上千年的堵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她滋潤了我們一代又一代,陪伴著竹山城日新月異的變遷。而現(xiàn)在,那山似乎還是那么挺拔,那么翠綠。可走近一看,小路旁不知何時豎起了高樓,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繼續(xù)向上走,樹林之間何時多了一條水泥公路,曾經(jīng)的竹林何時豎起了一片墓碑。鳥兒的歌唱哪兒去了?松鼠的身影哪兒去了?登上山頂我再次被震撼了,山竟然被劈去了一半,半邊山坡被夷為平地,建起了一棟棟廠房,山頂?shù)牟莸匾脖荤P去了三分之二,建設(shè)了一座涼亭,單單為了華麗的人造景觀。落日的余暉散落在山頭失去了金黃的色彩。這一切都在向我無聲的陳述著一個事實:曾經(jīng)挺立,青翠的山已變成了一副徒有虛表的空皮囊,F(xiàn)在,那水似乎遙遙望去還是那么美,那么清澈?勺呓还呻y忍的腐臭味兒便撲面而來。原本干干凈凈的河邊早已不復(fù)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堆滿垃圾的河岸。這里早已沒有人來游玩了,母親河也沒有了陪伴她的知己。因為她的那股臭味兒實在讓人敬而遠(yuǎn)之。水中那調(diào)皮可愛的身影也不知所蹤,取而代之的是一堆爛泥水藻。母親河已變了模樣!那座記憶中的山,那條記憶中的水流到底在哪兒?她們是否還能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