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會跳繩了
幼兒園大班段跳繩過關檢測必須要每個幼兒學會跳繩,并且記錄一分鐘內跳幾個。這可難住了小伸,愁煞了我和lg。
小伸雖平時對運動有愛好,但屬于耐力堅持類型的,跳繩這個具有技巧型的運動,對他而言,猶如一座山,停滯在山腳下的他,只能無奈仰望山頂,只能邊跳邊哭邊哼哼。
去年開始,老師讓他們初涉跳繩。在家中練習的小伸,手拿跳繩,中規(guī)中矩地喊著他老 師教授的跳繩口訣:“打開、甩、跳!闭б宦犝媸沁@么回事,他的動作與口號完全一致,可是動作歸動作做,口號歸口號喊,就是跳不過去,跳一次多費勁。小家伙不厭其煩地喊著,動作不辭辛苦地做著。在一旁看的我們忍住笑聲,后來見他氣喘吁吁地仍然一個都沒跳過去,均是腳將繩子絆住。根本原因就是腳先跳了,而繩子慢了一拍,被關在了門外。然后每跳一下,中間耽擱的時間特久,動作沒有連貫性。于是我上前示范,對小伸說:“你看媽媽很輕松的,繩子可以甩得慢一些,眼睛看著它來時,雙腳再齊跳過去,手繼續(xù)甩著繩子,這樣就能連貫起來了!笨墒侨螒{我怎么說,小伸都未能領悟進去,或者是我說的太深奧,未能結合他實際;或者就是他領悟能力慢。唉,不管哪種原因,總之跳繩對我們母子而言絕非易事。猶想當年體育跳繩測驗,我因為不會跳繩,還找人代考呢。多大年紀了還不會,直到三十歲才自然會跳,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可真夠晚的,大器晚成這樣。小伸還只有7歲,可以理解。
跳繩的發(fā)言權我自動退位,交給lg吧。
坐在書房里,雖捧著書,但仍會關注大廳里的動靜。“手舉得高一些,并攏,再向前一甩,腳跳過去!薄巴瑯拥难詡餮剑矝]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唉,莫不是小伸也要等到三十歲才會跳繩?”
大廳里的跳繩進行曲時斷時續(xù)著,我也一心看自己的“圣賢書”。一會兒只聽lg興奮地說:“對,就這樣,很好。你已經跳過去一個了!薄俺晒玻空娴募俚?”放下書,奔至大廳,小伸還在練習,我仔細地錄制著他的動作:雙手緊拉繩子,不斷地調整繩子在腳上的上下位置。雙腳因為緊張不斷地原地挪動著,嘴里還在念叨著早已爛熟于心的口訣。只見他高舉繩子至脖頸后,雙手拉直,甩,跳。身體像蝦蛄一樣弓起來,繩子甩過去了。雙腳極其用力地蹦跶過去。過去了,真的跳過去了。
看得出他為自己的“成功舉措”甚感欣慰。臉上終于有了來自跳繩的微笑。就這樣,他跳過了,生命中第一次成功的繩。
然而去年也就停留于此——用蹩腳的斷斷續(xù)續(xù)的動作,勉強跳過幾個。至那以后,繩子又被冷落在旮旯堆里,而我們大家都朝著其他瑣碎事情忙碌著。直到大班下學期的五一節(jié)假日,老師才發(fā)出通知,5月14日要檢測。這無異于“飛來橫禍”,要知道對技術尚未掌握嫻熟的小伸來說,別說一分鐘跳幾個,能跳過去2、3個就阿彌陀佛了。
于是每日的生活節(jié)奏里又響起了“催促練習跳繩聲——哼哼哈哈極不情愿聲——動心忍性勸告聲——哭哭啼啼罵繩聲——一忍再忍提示聲——噼里啪啦扔繩聲——怒不可遏大吼聲”。同樣的情景定時發(fā)生在練習跳繩中。而小伸之所以害怕、討厭練習跳繩就在于沒有成就感,怎么跳也跳不過去,動作也是如此,感覺已經找不到了。再加上我不是個合格教練,只能在旁邊好言鼓勵他。他也確實非常努力,好幾次都跳摔倒了,忍著痛繼續(xù)爬起來,在我的威嚴之下,無奈地繼續(xù)練習著。
期間,lg這個教練也親自出馬訓練,可是兒子就是很難領悟要領。我已經費盡口舌,再次退位讓賢。聽到過幾次教練受不了,也大罵兒子的話。唉,小伸真可憐!“爹不疼,娘不愛的!彼舱娴暮鼙M力了,可就是不會。我打算找臺階給他下。
事后,我告訴教練對學員要有耐心,好好鼓勵他。
某一天晚上,父子倆照樣在大廳里練著?赡苁沁@幾天連續(xù)性地練習,熟能生巧了,也可能找到感覺了。教練居然提出要測試,五分鐘內跳幾個?好吧,我且坐等結果!拔宸昼姡25個!彼降紫,竊以為這個結果滿意。畢竟他能跳這么多個了。當然,我也知道別的小孩一分鐘可以跳上百個。跳得滿頭大汗的他興奮地跑過來告訴我好消息。我捧著他的臉,親了他幾下,連聲夸贊太棒了。后來,又測試“三分鐘20個”、“三分鐘30個”。
小伸的跳繩剛起步,我相信他會在某一天達到大家一樣的水平。只是時間問題,只是堅持鍛煉的決心長短問題。在小伸身上我越發(fā)看到自己的影子,遺傳這么可怕,我憂喜參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