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之行
浙江,這個大家都熟知的名詞,是一本永遠寫不完的書,這里的每一處都充滿生機。
浙江充滿文化,在浙江也有許多好玩的地方。趁著暑假的好時光,我們到普陀山去旅游,普陀山可真是個好地方。處處風景秀麗,有許多詩人都紛紛在普陀山提筆寫詩。還有“海上有仙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的美譽。
普陀山,峰壑競秀,奇石嶙峋,花木蔥蘢,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風光旖旎。如普陀舊志云:“名山勝境,本仙真棲息之鄉(xiāng),絕島荒嵎,為賢者避世之地。伊人宛在,游子關情。”這座名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跡,千百年來,讓文人墨客們都感懷不已。
普陀山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佛教圣地,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梢哉f是“觀音之鄉(xiāng)”了。每逢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菩薩誕辰、出家、得道三大香會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煙繚繞,一派海天佛國景象。有句俗語叫:“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地球的信仰”。
普陀山憑借其特有的山海風光與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早就吸引眾多文人雅士來山隱居、修煉、游覽。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多年前,普陀山即為道人修煉之寶地。秦安其生、漢梅子真、晉葛雅川,都曾來山修煉。普陀山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fā)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為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交往的必經(jīng)通道和泊地。至今山上仍留有高麗道頭、新羅礁等歷史遺跡,流傳著韓國民族英雄張保皋等事跡。
自觀音道場開創(chuàng)以來,觀光攬勝者絡繹不絕。宋陸游、明董其昌等歷代名士,都先后登山游歷。歷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或吟唱,或賦詩,留下了大量珍貴的詩文碑刻,使普陀山文物古跡極為豐厚;唐宋元明清五朝近20位帝王為了祈求國泰民安,特遣內侍攜重禮專程來普陀山朝拜觀音。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還多次召見普陀山高僧,賜金、賜字、賜佛經(jīng)、賜紫衣,禮遇有加;新中國歷任中央領導人也都親自蒞臨普陀山視察、指導工作。
五朝恩寵,千年興革,佛國香火,由是鼎盛,赫赫聲名,廣播遠揚。
這還僅僅是浙江的一小塊地,還有許多充滿文化的地方,請你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
五(4) 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