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通往心靈之美
“真”是真誠,不虛偽,不作假。倘若你真誠待人,他人也會真誠待你,若你欺騙他人,就得不到他人的信任,也絕交不到真心實意的朋友。
昔者,克隆之父黃禹錫為了權(quán)利欺騙民眾,養(yǎng)生大師張悟本為了得到錢財而欺騙大家,但在謊言被揭露之后,他們都受到了相應(yīng)的懲罰,從此失去民眾對他們的信任與支持。
如今,我也遇到了一件考驗我的誠信的事:那天,我與同學(xué)一起去商店買了東西。我給了收銀員20元,而她找給了我35元,因為離上課時間所剩無幾,身旁的同學(xué)急著將我拉出去,所以我就沒有去數(shù)直接把錢放進(jìn)口袋。直到放學(xué)回到家后我才發(fā)現(xiàn)這件事。這時我便在想,我到底要不要把錢還給那位阿姨,如果我不把錢還給她,我便會有更多的零花錢,可是如果我把錢還給她,我就不能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變成不誠實的孩子,于是我在兩個選擇之間徘徊不定。想了好一段時間,我終于向前一個想法妥協(xié),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我學(xué)過的那篇文章《中彩那天》,文章講了一位爸爸不為利益所誘惑,把不屬于自己的彩票歸還給真正中彩的人。相比文中的爸爸,我自嘆不如,所以我決定第二天放學(xué)后就去商店把錢還給那位阿姨。
最后第二天,我一直帶著還錢的想法等待著快點放學(xué)。終于放學(xué)的鈴聲響了,我趕緊收拾好書本,背著書包,快步向那家商店走去。一進(jìn)商店,就看到滿目琳瑯的商品,我又開始猶豫要不要還錢了。這時,我的腦子突然躥出來兩只小精靈,一只黑一只白。黑精靈對我說:“買吧,買吧,反正是她自己找錯錢,又不是你偷來或者搶來的,況且也沒人知道這件事。”另一只白精靈對我說:“不行,你不能這么做,如果那么做你就成了不誠實的壞孩子了,一旦被你的小伙伴知道這件事,他們就不會和你做朋友了。”于是,他們就開始了激烈的爭論,誰也不讓誰。這時我腦海里又浮出了《論語》中關(guān)于誠信的句子,例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的這些話開始在我的耳邊響起,而且越響越大聲,于是我下定決心把錢還給阿姨,并向阿姨道歉,請求她的原諒。我懷著一種歉疚走向收銀員,然后把錢拿給她并對她說:“阿姨,這是你昨天找錯的錢,起初我想把這些錢占為己有,但是害怕受到良心的譴責(zé),所以才把錢送回來。對不起,這是您的錢,還給您。”阿姨說:“哦!是嗎?你這個小孩真乖,小小年紀(jì)就懂得誠信做人,長大后肯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最后阿姨把一盒小熊餅干送給我,剛開始我一直拒絕,可是阿姨說是當(dāng)做對我的誠實的獎勵,所以我就收下了,并向她道謝,然后向她說了聲“阿姨,再見”,于是高興地離開了。走到外面后,我感覺心里的那塊大石頭總算落地了,心情也開闊了。我發(fā)現(xiàn)周圍的空氣變清新了,藍(lán)天變得更加湛藍(lán),白云變得更加純白。
通過這件事使我學(xué)會了一個道理,你若真誠待人,他人也會真誠待你,若欺騙他人,就會失去誠信,即使開始你嘗到甜頭,未來也要為之付出代價,很難再在社會立足。
六年級:林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