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大山
看到一組登山照片,忽然非常想念大山的味道,還有滿田的油菜花以及忙碌的團團錦簇的小蜜蜂
屋后的一座山,小時候每年總要爬上去嬉鬧無數(shù)次,大孩子揣著一盒撲克牌,小孩子兜滿所有口袋的零食,屁顛顛地吆喝著上山,坐在初春山頂?shù)钠降厣蠒裉,摘野花,嗑瓜子,老鷹抓小雞;寒暑假也會集體約好帶著砍刀上山美其名曰“砍柴”,用大半天時間嬉戲打鬧,臨回家時跑去林子里砍一根根小手指粗的木棍,大的幫著捆,小的幫著削樹枝,再一起拖著下山。最喜歡遇到陡峭的斜坡,可以不費力氣讓柴火自動位移,更在乎的是可以蹲在上面玩“滑梯”。有一年寒假是我最勤勞的一次,天晴的時候總會早早起來扯著哥哥的衣角被拉著上山,他砍樹枝,我尋野花,然后他象征性地幫我捆一小摞樹枝什么的,看起來很大捆其實很輕。那年寒假門口的桃樹下我的那堆小柴火逐漸地堆高起來,被自己當做寶貝一樣觀賞著,誰都不許動他們一下,即使擋道也要他們繞彎著走而不許踩過我的柴火,每天早飯的時候總會捧著飯碗站在柴堆上曬著太陽吃。
初春茶葉剛吐芽,最開心的是每天放學后組團上山找芽尖兒,山下亮燈家家戶戶扯著嗓門喊吃飯的時候,再集合比比誰摘得多,再循著各自媽媽的喊聲回各自的家
有一種栗子(不知名,小小顆兒,可以做咖啡色的豆腐,除此之外不知道用途)成熟的季節(jié),我們會到山上找粗壯的大樹,站在樹下,一陣風吹過,會聽到嘩啦啦地雨點聲,那是他們集體落地,只消瞪著眼睛看即可,一小顆一小顆地裝滿口袋
九月板栗成熟的季節(jié),是我起床最早的時候。不用媽媽呼天喊地地喊我起床,天剛亮我就會輕輕爬起來,提著籃子去屋后菜園子里兩顆粗大的板栗樹下,經(jīng)過一夜微風的輕撫,總會有滿地的栗子躺著等待被發(fā)現(xiàn),記得清晨的微風,安靜的村莊,一粒粒飽滿的栗子……長大了還是喜歡這個季節(jié),戴著mp3聽這音樂于清晨的園子里尋找一夜中掉落的栗子,總有一陣陣微風吹過來,吹過堤壩下面的竹林。記得高中的暑假我總喜歡一個人坐在竹林上面的堤壩上,用腳尖就可以觸到些許竹葉,聽著竹林的沙沙聲想著一些亂七八糟不切實際的幻想,竹林下面是一個池塘,妹妹曾經(jīng)幾次次和我一起在旁邊玩鬧的時候滑落進去(有一次是冰天雪地,她要撈邊上的薄冰,我拉著她的左手,她蹲著伸長了右手奮力撈,然后滑進淺水,帶著兩大靴子冰水哭著跑回家,記得小姑還心疼地來數(shù)落我一頓;有一次雨季,兩個池塘的水漫過中間的石子路,她背著重重的兩個大書包,我準備背她過去,第一次她爬上我背的時候我沒準備好,讓她站著重新背,她一只腳剛落地便被背上兩只重重的書包帶著掉進身后的池塘,然后帶著兩個裝滿書本和水的書包哭著跑回家;我剛學會騎自行車沒多久,p點路都要屁顛顛地騎車去,沒事也要騎著車沿路轉幾彎,有次不記得什么事要經(jīng)過小學,王瓊奶奶正巧要送午飯到學校給她孫女,看我騎車出去讓我順路帶去,把飯往前面的籃子里一放就下坡沖出去,這時老娘在后面大聲喊我貌似忘帶東西了,此時正車行池塘邊,來個急剎車,然后連人帶車帶飯瞬間倒進右邊的池塘里,老娘從后面一路大笑著跑來拉我起來)跑題了……
玲子家的屋后也有一座山,滿山濃密的樹林。去她家玩的時候總要經(jīng)過廁所上山,她家后山和我家后山不同,我家后山分兩段,第一段沒什么樹,全是青草以及茶葉,有一大塊平整的草地,跳皮筋打牌野炊甚至可以舉辦一個草地婚禮;再往上才是真正的樹林,我們一般僅限于第一階段,春秋天最適宜,可進行一切需要較大場地的露天娛樂,活潑潑的陽光十足感。玲子的后山不高,但只要往上走幾步就是樹林,記得樹林里有幾個石凳,地上鋪著很厚很厚的松針,走上去軟綿綿沙沙作響,夏天最適宜,適合安靜地走著聽著,因為有高高的樹林做掩護,會有放松的被保護的安全感
有一年暑假,媽媽帶著我和金山一起上山摘楊桃(獼猴桃),一個小時的山路,我們嘰嘰喳喳地摘野花喝泉水,聽泉水的叮咚叮咚,到了那片樹林,頓時驚艷!整片樹林的上方懸掛著一串串或紅或青的野葡萄!幾乎整個樹林!瘋狂的葡萄藤將一顆顆各種名目的樹全部連成一片,就像走在一片葡萄園,六月的陽光透過密密的樹林再經(jīng)過一層葡萄藤的隔離,落到地面的光影很少,一點斑斑駁駁的太陽圈照在地上,兩個小孩開心地瘋跑著,隨手就可扯下頭頂?shù)钠咸殉云饋,(大有紂王妲己泛舟酒池肉林的滿足感)那個暑假因著這漫山的葡萄景觀總讓我難忘!
高二暑假爸爸詩社的一個朋友去我家找爸爸去水庫釣魚,碰巧爸爸不在家,在他要求下我便壯著膽子領著他走進十八彎的水庫堤壩,那也是很壯觀的景象,我們水庫是遠近聞名的,因著她的蓄水能力也因著她蜿蜒于一座座山嶺(到底婉言了多少座山貌似無數(shù)據(jù),反正我只知道走兩三小時的路,還是在水庫的堤壩上)去過一次山里人家,去寶玲家的一路我仍記憶猶新,安靜的山間小路曲曲折折,從這座蜿蜒至那座山,幾個女孩子一路唧唧喳喳著,一路陽光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