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讀后感
在這六年的時光里,我讀過許多書,其中印象最深的,還是我前一段時間里讀到的《慈禧太后》。
這本書詳細得介紹了她一生的經歷,讓我對慈禧太后這個通知了中國將近半個世紀的人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其實,在清太祖努爾哈赤統一蒙古的那個時期,皇后葉赫那拉?孟古就是他嘴寵愛的妻子,即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的生母。最后,因孟古的弟弟不顧親情,率兵與努爾哈赤對戰(zhàn),孟古又去世了,所以努爾哈赤才一舉滅了葉赫國,統一蒙古。但葉赫家一直茍且偷生地生存了下來,直至道光年間,葉赫那拉?蘭兒的出世,她就是后來的慈禧太后。咸豐年間,一次選秀女,咸豐皇帝一個錯誤的決定,讓蘭兒進了宮。一段時間后,蘭兒生出了皇帝的唯一一個兒子——載醇,他就是同治皇帝。咸豐末年,種種事情讓咸豐皇帝頭疼,他索性把政務交給貴妃蘭兒了,自己享清福。就這樣,蘭兒對政治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在不知不覺造出了晚清時期的慈禧太后。后來,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咸豐皇帝借“尋幸木蘭”的名義,倉皇出逃,去了承德的避暑山莊。但蘭兒卻不以為然,她覺得,只要可以繼續(xù)批奏折,在哪兒都一樣!誰知,咸豐皇帝這一去,讓八國聯軍燒毀了圓明園;他這一去,就在避暑山莊去世了。一年后回來的,是他的靈柩。
咸豐皇帝死后,6歲的載醇即位,西太后(慈禧太后)與東太后共同輔政,直至同治皇帝成人之后,她還對朝政念念不忘,最后才勉強讓位。同治皇帝患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