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品《品三國》
兩個禮拜前,我總算在新華書店買到了易中天教授所著、最近炙手可熱的《品三國》。作為一個“乙醚”,我自然愛不釋手。在四天之內把它從目錄讀到了后記,我感觸頗深。
《品三國》是繼《帝國的惆悵》、《品城記》與《品人錄》之后易中天教授的另一部巨著,是他在《百家講壇》欄目的系列節(jié)目《易中天品三國》的文字版,但其中某些細節(jié)的刻畫更加細膩,更吸引人的眼球。從《大江東去》開始,至《赤壁疑云》結束,共25集,帶我們從東漢的覆滅游覽到赤壁之戰(zhàn)的結束。看完后,我意猶未盡。
剛一看《真假曹操》,我非常疑惑:曹操是一個雄才大略、文武全才的君主,為什么會被《三國演義》痛斥、被世人唾罵?看完后才知道,原來是羅貫中喜歡諸葛亮,因為“連帶關系”喜歡劉備,又因為“反作用力”討厭曹操,也只能違背歷史來滿足自己的小說情節(jié)了。
一直看到《天下歸心》這一集,我才知道,曹操是一個愛才如命、唯才是舉的明君(當然,曹操后來殺許攸、崔琰、荀彧等人的事情的確值得反思)。他求賢若渴,如果比劉備早知道有諸葛亮這個人的話一定也會“三顧茅廬”,甚至可能“四顧”、“五顧”,可以說明曹操為了一個人才是可以付出一切代價的,所以像郭嘉、程昱、許褚一樣的人才才會心甘情愿地為曹操效力,終生沒有背叛。
當從“魏武揮鞭”轉到“孫劉聯(lián)盟”時,我才發(fā)現(xiàn),羅貫中不但弄錯了曹操,還弄錯了周瑜和魯肅?烧斘页两谥T葛亮對孫權的勸說、周瑜的火燒連船時,“孫劉聯(lián)盟”也結束了,我只能默默地嘆息。
這本書還有《心平氣和說空城》和《我的歷史觀》兩個附錄,也很讓人賞心悅目,我也反復看它們。
但愿《品三國》的下部快點出版,那樣,我就可以繼續(xù)在三國的海洋中暢游,繼續(xù)品《品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