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祭龍節(jié)
在納西族的所有節(jié)日中,最古老的節(jié)日就是祭龍節(jié)了。
祭禮在農歷二月初八開始,歷時三天結束。
祭禮由村中被稱為“龍頭”的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壇設在村中最古老的被稱為“龍樹”下。由各家各戶置辦齊豬、雞、鴨等祭品,后由各家中的男性前往獻祭。祭時停產三日,表示對神仙的敬意。祭后的第一個午日,各戶派一個代表,自帶酒肉去“龍頭”家聚餐,以示謝意。
相傳有一個魔王,無惡不作,欺壓、迫害百姓。龍聽說后,出山除害。他與魔王大戰(zhàn)三天三夜,最后,終于殺死了魔王,可他卻筋疲力盡,氣絕身亡了。他的龍須變成一棵大樹。人們?yōu)榱思o念龍,便有了祭龍節(jié)。
祭龍節(jié)分大祭和小祭。小祭年年舉行,大祭則在天災人禍、久旱、洪澇時舉行。節(jié)日期間,人們相約來到風景秀麗的白水臺。首先,人們殺雞祭天、祭祀各種神靈,然后進行歌舞表演和賽馬。東巴舞是其中最具特色的舞蹈。多數東巴舞剛健柔婉、明快舒放、變化靈活,保持著淳厚而典雅的特色。東巴舞來源于古代納西族言辭社會里,不少動作都是根據各種動物的動作來進行的,形象十分生動。
納西族的祭龍極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