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之旅
今年暑假,我們乘火車到泉州,從泉州到廈門乘車要兩個小時。一路上,我透過窗戶,欣賞泉州的風景。
過了一會兒 ,就到了廈門的顎魚園。進了園內(nèi),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鱷魚雕像。順著小道,我們走進了一間小屋子。屋子里有許多小池子,池子里面有幾塊小小的陸地,其余的都是水。鱷魚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在水中,很少到陸地上來。這時,爸爸叫我過去,我一聽,便以為又是照相。因為我最討厭照相,可又聽見那邊穿來一陣陣笑聲,就懷著好奇的心情走去。原來是釣鱷魚。爸爸那了跟很結(jié)實的桿子,又選了一個肉多的雞腿,把雞腿綁在桿子頂端的繩子上就可以了。我們來到一個魚池邊,爸爸不愧是釣魚的老手,他叫我拿著魚桿,自己那著雞腿朝水中使勁一甩,再接過桿子,去誘引那些鱷魚,突然,一只鱷魚蹦出了水面,去咬那快肉,旁邊的“觀眾”都發(fā)出驚叫聲,幸好爸爸反應(yīng)快,才僥幸逃脫,可第二次就沒這么幸運了,另一只鱷魚咬住了雞腿,爸爸和另一位老師一起提,險些把鱷魚掉上岸,最后,肉還是被鱷魚“搶”跑了。
出了鱷魚園,就來到陳嘉庚先生的鰲園。鰲園里有許多亭子,那些亭子大多是白色,也許這是陳嘉庚先生要教育人們的心靈要像白色那樣純潔。接著,我們隨導(dǎo)游來到一個烈士碑前,碑后,就是陳嘉庚先生的墳?zāi),陳嘉庚先生就長眠于此地。然后,我們穿過一條長廊,過了長廊就是一個雕像。那雕的是一根正在的蠟燭,象征著陳嘉庚先生燃燒了自己,照亮別人的高尚情操。
游完鰲園,就乘船到鼓浪嶼,我們順著大路走到了胡里山炮臺,看到了鄭成功帶領(lǐng)兵馬攻打洋人時的大炮。接著到日光巖看金門島,我們用望遠鏡隱約看到金門島上有一個白條上寫著“三民主義統(tǒng)一中國”八個黑色的大字。表達了海峽岸人民盼望早日統(tǒng)一中國的民族感情。
聽導(dǎo)游講,廈門還有一個著名的普陀寺。那里有許多佛像,在后山,還有一個大“佛”字。
第二天一早,我們乘車來到海邊,在那里,人們有的站在海水里照相。孩子們都撲在海水里拾貝殼。海水一浪接著一浪,我們在松軟的沙灘上叫!跳!高興極了。一個巨浪打來,把我們的全身都淋濕了。
終于,我們來到最后的景點:惠和影雕城。那里的惠安女,手持鋼錐,在大理石上用她秀巧的雙手把姚明等世界明星刻畫得栩栩如生。
過了一會兒,我們直奔機場,乘機反漢,愉快的結(jié)束了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