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儒林外史》有感之八
暑假期間,我曾經(jīng)寫過七篇[讀《儒林外史》有感]的短文,但自暑假結(jié)束以后,因一直無暇顧及續(xù)讀《儒林外史》,今天是星期六,老師布置的作文是由我們自行選題,我有幸又把束之高閣的八大名著之一《儒林外史》拿出了書柜讀了起來,當我看到第十六回,一個孝敬父母,發(fā)憤讀書的古人出現(xiàn)在了我的眼簾,他,就是一個歷史上有名的儒生——匡超人?锍耸俏覀冋憬非蹇h匡老爺?shù)囊粋兒子,他從小博覽群書,發(fā)憤學習,考取了舉人不久,匡老爺突然得了一場大病,到處求醫(yī),轉(zhuǎn)眼之間,兩三年過去了,匡超人見父親的病還是不見好轉(zhuǎn),甚至嚴重到連下床走動的力氣都沒有了,匡超人心里非常的焦急。由于匡老爺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匡超人就日夜守侯在父親的身邊,一邊照顧年邁病重的父親,一邊不斷地讀書學習,可是這樣一來,他睡覺的時間就明顯短了,一般只能睡一兩個鐘頭。一次,知縣夜探樂清縣城,聽到附近傳來的朗朗讀書聲,覺得很是奇怪,后來得知,那是匡超人在夜里一邊照顧重病在床的父親,一邊在認真地讀書,這事深深地感動了知縣,于是,知縣托人獎勵了匡超人一筆錢,以資助他能夠繼續(xù)考取功名。果真不出幾日,匡超人就考取了進士,他父親知道了這一消息,病也好了許多......
看到這里,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特別是故事的圓滿結(jié)局,使我感到了非常的欣慰,特別是匡超人的那種既孝順父母,又發(fā)憤學習的人品,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記得爸爸在我開始讀《儒林外史》時,曾經(jīng)給我寫了“以古鑒今”這四個字,今天,我讀到了《儒林外史》的第十六回,對于“以古鑒今”的這四個字,也就有了一定的理解,聯(lián)系起當今學校持之以恒的孝心活動,我們?yōu)楹尾话压湃丝锍巳ギ斪饕幻骁R子,照一照我們是不是真正懂得了去孝敬父母?照一照我們是不是真正的在發(fā)憤讀書?我忽然又想起了爸爸告誡我的一句話:“古人尚能如此,我們豈能有愧于古人!”
浙江省嵊州市育英小學六年級學生陳心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