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命運挑戰(zhàn)
《向命運挑戰(zhàn)》讀后感
實驗小學 六(7)班 翟華
今天,我閱讀了《向命運挑戰(zhàn)》一文,心靈受很大觸動,霍金的那種向命運挑戰(zhàn)的精神給了我深刻的啟示。
霍金,在他21歲時,患上了萎縮性脊髓側(cè)索硬化癥。從此,他經(jīng)歷了肌肉萎縮——半身癱瘓——失去手指——無法說話這一系列病變。但是,在殘酷的命運面前,霍金沒有絕望,沒有退縮,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振作起來,與命運進行了不屈的抗爭。終于,他成了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寫的科學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風行世界,發(fā)行量達1000萬冊。他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成為只有像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才能躋身的盧卡遜數(shù)學講座教授。
也許,在普通人眼里,命運是生死興衰的主宰,它是不可戰(zhàn)勝的。但霍金卻與常人不同。他堅信,命運是可以戰(zhàn)勝的;艚鹪诨剂酥匕Y之后,從未猶豫,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努力鍛煉,拼死搏斗。終于,在他的挑戰(zhàn)面前,命運也作了退卻。而這一切,都歸功于一種精神,一種不怕失敗,不怕困難,敢于向命運挑戰(zhàn)的精神。
霍金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學界,也以他頑強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他的事跡表明:人是可以向命運挑戰(zhàn)的。古今中外,像霍金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漢代史學家司馬遷,雖受宮刑,仍忍辱負重,寫下了《史記》;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在雙耳失聰?shù)睦Ь持,奏響了《命運交響曲》;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前,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還有張海迪,海倫.凱特等等。他們盡管有著與霍 金不同的不幸,但也有著與霍金同樣的精神,因此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比起霍金,我們是多么幸運。我們有著健康的體魄,聰明的大腦和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但我們卻不曾成為像霍金那樣的人才。因為我們沒有好好珍惜上天賦予我們的最珍貴的禮物,使它們不能物盡其用?纯次议W的周圍:有的同學有靈巧的雙手,卻不是來翻閱書本,學習文化知識,而是用它做小動作,打電子游戲;有的同學有能說會道的嘴巴,卻不是用來討論習題,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是用它去說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破壞課堂紀律?纯催@些同學的表現(xiàn),再比比霍金,我們這些同學們難道不覺得慚愧嗎?
我不敢說霍金是天才,所以他取得了成就;我也不敢說別人都是智障,所以他們一事無成。我只能說,我們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命運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它是可以戰(zhàn)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