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船長》有感
星期天,我又一次抱著崇拜的心情,認真、反復地把第六課《船長》讀了好幾遍。
文中的主人公哈爾威船長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打動了我。本文講述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遭到撞擊后,即將沉沒時,鎮(zhèn)定地指揮人們脫險,自己卻屹立在船長崗位上和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讀了這篇課文,我覺得哈爾威船長舍己為人、以身殉職的高貴品質扎在了我的心中。他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的缺點。
讀了“必須把60人全救出去!”與“實際船上有61人。”我感到十分納悶,哈爾威船長怎么把自己忘了呢?經過老師的講解,我才撥開云霧見青天。原來是哈爾威船長當時只想著別人的安全,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從哈爾威船長下達的命令中,我體會到了他的美麗善良。命令中的手段表面上看很無情,但仔細一想,當時的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控制局面。他把生的希望給予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雖然哈爾威船長死了,但我覺得他仍然活在人們的心中.相反,有些人則死了也沒有人記得.一個電影院發(fā)生了一場火災,人們只知道拼命地跑,一個小門怎么容得下成千上萬的人呢?就連老人,小孩摔在地上,也沒人去攙扶一下,還踩在他們的身上,我為這些人的行為感到羞恥.大火熄滅了,據(jù)統(tǒng)計,許多人都是被踩死的.如果我們身臨其境,也會有求生的欲望.如果是哈爾威船長身臨其境,他肯定會犧牲自己,成全別人.我與他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哈爾威船長那么高大,而我卻是那么的渺小.如今的社會,正是需要像哈爾威船長,徐虎,雷鋒這樣的人。
這篇課文使我又增加了收獲,并在品質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我明白了;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只有會舍己為人和有犧牲精神,死了才能活在人們的心中.